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首次“亮家底”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29日   01 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10月23日审议《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报告首次晒出了各级各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家底:截至2018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3.5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10.1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23.4万亿元。

        我国国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企业的资产,还包括各级各类行政事业性资产,比如政府办公大楼、办公设备、公车等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属于行政性国有资产;公立医院的病床、医疗设备、门诊大楼等资产,属于事业性国有资产。这两类国有资产规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以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能力有限,资产规模自然也比较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公共资金和资源投向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这类国有资产的家底以前不得而知,此次披露为33.5万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让人欣慰而又振奋。

        我国国有资产规模越大,也意味着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越大,要尽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贬值、不浪费,也要尽可能让国有资产实现增值。

        此外,对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也要区别对待。对于行政单位的资产,从长远看应该适当控制规模,因为这类单位资产过快增长的话,既容易增加财政负担,也容易影响政府部门形象。比如一些地方的政府办公大楼巍峨豪华,让公众颇有不适感。

        对于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文化等事业单位持有的用于业务的国有资产,应当允许依法依规适度“扩张”,因为这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保障。

        (《北京青年报》10.2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