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9月24日 星期二

    美国学者探讨中国为何崛起

    《 文摘报 》( 2019年09月24日   06 版)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学者期望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而研判中国未来的发展政策和趋势,从而为美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意见参考。

     

        中国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

     

        美国学者在研究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问题时,专门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美军观察组所得到一手资料进行专门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局部执政的这一过程所取得的治理经验,不仅为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后来的全国执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邹谠在《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一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了美国长期支持的国民党政权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的腐败堕落导致最终彻底丢失了政权。而在马克·赛尔登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他是这样描绘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情况的,“生活于新的政治制度中的农民大众,破天荒第一次自豪地谈论‘我们的政府’,而不是像以往将政府视为与自己无关或者令人恐怖的东西”。

     

        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中,费正清提到,“中共在边区和在华北各地发展的解放区政府中,首要的原则是党对干部的思想引导和纪律实施”。而第二条原则是发现并满足农民的需要;第三是采取有说服力的“三三制”参政议政办法,“在这个基础上,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优越的组织纪律性和忠诚,自然容易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成为领袖人物。由于他们的威信受到群众拥护,他们就可以在他们一向支持的各种经济生产基础上,进行土地改革了”。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中,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的蓝若思也提出,“从土地改革,到农民对党产生热情,到推动党的改革,这些延安时期的经验给了共产党解决任何困难的机会,并且为他们在1949年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实现有效治国理政的基础

     

        随着中美建交和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美国学者有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费正清等学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时认为,这一切都在于经济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有计划领导下实现的,“特别是有了明确目标的模式,有了官方的规划生产产生强烈使命感的团结,对充分利用在革命胜利中曾发挥主要作用的有纪律的党的组织来说,条件是十分理想的。……中共的各项规划加强了这个有纪律的组织的权威,从而提高了政权运行发展和改造的能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兼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原主任李侃如在《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也认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管理着上下级党委之间联系的那种领导关系提供了一种全国性的纪律。虽然种种因素——私利、腐败、信息的操纵等等——侵蚀了这种纪律,但总的来说,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保持了对于一个有着如此规模如此多样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令人惊叹的强大的行政能力”。

     

        影响世界的中国方案

     

        2018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在《中国的问题》一书的前言中说到:“当前,中国的问题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在一定程度讲也是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是巨大并且正在增长的经济体,而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很多问题,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增长,到海事安全,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在《中国的减贫工作教给我们什么》一文中,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学者温奈良这样写道,中国关于减贫工作有三个极其重要的经验供世界学习。第一,中国政府在测算贫困、制定标准、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减贫方法时下了很大功夫,从中得出的数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中国政府的减贫政策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帮助贫困的家庭,根据情况的变化制定出有针对性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发展项目;第三,中国政府在减贫过程中实施福利计划,把避免极度贫困和增加人力资本作为长期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福利项目。上述三个经验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当前面临着贫困问题的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8.29 王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