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0日 星期二

    精准实施国家专项招生计划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0日   01 版)

        近日,北京大学先退档后补录河南考生一事备受关注,2012年起实施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由此引发舆论关注。

     

        调查显示,实行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之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逐年下降,这主要因为农村学生的高考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竞争。而通过专项计划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数大约占重点大学招生总数的10%左右。应该说,国家专项计划大大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

     

        然而,从政策执行与实施看,招生政策仍需完善。

     

        从一些高校的录取结果看,一些重点大学特别是顶尖大学在一些省份的录取人数集中在少数几个县的中学,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专项招生计划设置的目的,成了少数地方、少数学校和少数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敲门砖”。此外,专项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享受了不同程度的高考分数补偿,但高校并没有专门针对专项计划学生的教育帮扶举措。

     

        为了更好发挥国家专项计划的作用,首先要完善招生名额的分配与录取机制。

     

        考虑到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紧缺,基于目前专项招生计划学生质量的考虑,用一本录取线来设定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标准不够精准,不同高校可以分层考量。比如,高校可根据学校的情况,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提高录取要求,比如不仅要达到一批次录取分数,而且可以规定要达到一批次学生的前30%、40%或50%等。同时,规范并优化高校选拔方式,保障招生公平性的同时合理提升高校选拔效率。此外,要关注学生发展,招进来还要培养好。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生计算机和外语比较弱,专业学习和融入方面也存在难题。高校需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让专项计划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光明日报》8.12 李立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