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人们为什么喜欢“打卡”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13日   07 版)

        很多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打卡”,比如学习英语单词打卡、阅读打卡、口语打卡等。但广义来说,网红景点打卡、展览馆打卡、健身房打卡等“地点类打卡”,以群内签到为主的“签到类打卡”,都属打卡文化的范畴。

     

        美国传播学家戈夫曼认为,人际传播的实质是人们利用符号进行自我表演的过程。在人际交互中,如若把微信朋友圈看作一个舞台,每一条状态的设计、地点、内容其实都可以被看作是精心设计的表演形态。我们通过“打卡地点”让观众知晓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行程,“打卡学习”显示我们想让人看到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自我呈现过程中,观众看到的形象其实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把人的表演特质描绘了出来,但他同时也提出,“无论在何种舞台表演,在大多数情况下,表演者并非有意,而观众也并不觉得自己在观看。”于是在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少出现纯粹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而是不断地变换出现,完成表演-观看-表演的交替过程。

     

        当然,有人会提出,“我确实只是在认真学习,也不在乎观众”。这里就提到第二个传播学的观点:仪式感。

     

        美国传播学者罗森布尔指出,仪式传播指的就是“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很多年轻人逐渐脱离规范化的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但对学习的渴求却丝毫未减,于是“打卡”,这种类似于学生时代“家长签字”“交作业”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自发地营造仪式带来了一种使命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促进了学习或者健身这样的初心。

     

        但仪式若使用得不好,也会导致另一种程度的形式主义。过度沉迷人设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真我”,反而会对个体的真实形象产生认知偏差。

     

        (《中国青年报》8.7 吴碧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