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为什么还需要家访

    《 文摘报 》( 2019年07月30日   03 版)

        家访,这一听上去颇有年代感的词,近来又重回人们视野。在“随迁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安徽合肥六十一中,面对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超过95%的现实情况,老师们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之排忧解难,给幼小的心灵带去了温暖。

     

        一位老师说,他家访的一名学生,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出租屋里。这名学生只能等家里人都睡觉了,才有时间写作业。家访之后,这位老师真心为自己的学生骄傲:我的学生能取得今天的分数已经很棒了。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亲近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家访让教育有了温度。更重要的是,到学生家里坐一坐,和家长面对面聊一聊,更能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进而为因材施教提供更多依据。恰如一位老师所言,“家访能帮助老师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对老师来说,烈日或严寒,走家串户,虽然辛苦,实则一举多得。

     

        可眼下,家访这门为人师者的必修课,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老师和家长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通电话、几条微信——老师发几条短视频就算告知了情况,家长排队回复“收到”就算履行了反馈……隔着屏幕的交流快捷方便,却少了几分亲近。虽说并非所有孩子都是随迁子女,都有生活困难,但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毕竟不同,整齐划一的通知、“收到”,不免将孩子的独特之处淹没于信息流中,因材施教又从何谈起?对于这种变化,社会也有察觉,许多学校、老师也在有意识地重拾老方法——90后教师家访四年,手写10万字暖心日记,为孩子留下“成长档案”;女教师驱车1400公里,只为看看每个学生的家,体会民工子弟对知识的渴望……点滴努力,无疑是丰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率的有益尝试。

     

        不同的教育观决定了不同的事业成就感。其实,家访的时代场景之变是观察师生以及家校关系的一个窗口。近些年来,由于家校双方缺乏良好沟通,引发的矛盾并不少见。老师该不该体罚学生,家长要不要“代劳”作业,谁为昂贵的培训班买单……种种事件中,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揣度老师,老师们只图省心或力不从心,难以理解每个孩子和家长,一来二去,隔阂与误解便暗自滋生。由此来看,新技术赋予了我们更多沟通方式,却反而使得交流减少甚至“变质”。就眼下来看,要求所有老师定期家访不太现实,但作为一种沟通姿态,家访点对点、心对心的交流仍是当下所需要的。

     

        (《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7.22、26 郑宇飞 王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