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孙子兵法·虚实篇》讲疏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27日   08 版)
    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亭

        《孙子兵法·虚实篇》集中论述了战争活动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一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揭示了军事上“避实击虚”的一般原则,并提出了在作战中如何认识虚实、掌握虚实、转化虚实、运用虚实的基本要领。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这一评价,询非虚言。

     

        避实击虚

     

        所谓“虚实”,是一个重要的兵学范畴。“虚”指的是兵力分散而薄弱,“实”指的是兵力集中而强大。对“虚实”,认识得是否准确,掌握得是否得当,运用得是否高明,转化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避实击虚是作战指导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虚实”的核心宗旨,就是积极夺取作战的主动权,创造条件,争取优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主动权即军队命脉之所系。孙子用一句话概括:“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孙子强调,这既是理解“虚实”关系的钥匙,也是正确运用“虚实”、转化“虚实”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一原则是孙子制胜之道的灵魂。

     

        知道“虚实”,目的是为了转化和运用“虚实”,而转化和运用“虚实”,在于要找到走得通的途径,途径即是孙子认为的“避实而击虚”。要打赢仗,窍门是让自己处于“实”而让对手据于“虚”。

     

        “避实击虚”,就空间的范畴而言,主要指在用兵打仗时,要避开敌人的强点,攻击敌人虚弱却又是性命攸关的部位,使得敌人欲守不得,欲战不能,进退失据,在劫难逃。就像三国时期乌巢之粮草,袁绍军队的守御并不严密,使曹军有机可乘,这是袁绍在军情上的虚弱点;军无粮,兵自乱,袁绍一旦丧失了这个后勤资源,全军便会陷于彻底的被动,所以乌巢之粮草的有无对袁绍来说又具有致命意义。既是弱点所在又是要害所在,曹操听取熟知袁军内情的归降者许攸之建议,出其不意一把大火烧了乌巢粮草,就完全掌控了战局,为赢得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避实击虚”原则的高明理解和巧妙运用。

     

        可见,孙子所说的通过“避实击虚”来争取作战主动权,重点表现为对攻击目标、攻击方向的选择上,力求从根本上调动对手、制服敌人。

     

        孙子“避实击虚”以争取主动的原则,就时间的范畴而言,则表现为对攻击时机的把握。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设法避免同正处于士气高涨、斗志旺盛阶段的敌人作正面交锋,即所谓“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因敌制胜

     

        兵不厌诈,计出万端,灵活机动,因敌制胜,这是孙子制胜之道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它的核心含义,就是灵活用兵,“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掌握战场主动权,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就必须在具体作战指挥上坚决贯彻“兵者诡道”的原则,施行诈谋奇计,人为地造成敌人的错觉,使之判断错误,然后再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一举而致克敌之效。这就是所谓的“因敌变化而取胜”。

     

        孙子充分认识到用兵打仗贵在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拘泥常法、一成不变,必然导致覆军杀将、辱身误国,因为在战争中,如果同敌人讲信义,比道德,那么就会成为宋襄公一类的蠢人,丧师辱国,为天下笑。正确做法应该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迷惑对手,把握主动,左右战局,夺取胜利。孙子把这种高招,概括为“示形”动敌。

     

        所谓“示形”,就是隐真示假,诱使敌人中计上当,被自己牵着鼻子走,最后陷入失败的命运。所以,孙子强调指出,战场上示形动敌、克敌制胜的最上乘境界乃是“形人而我无形”“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孙子认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那么进行防御,即可“藏于九地之下”,坚如磐石;进攻,即可“动于九天之上”,制敌于死地。一句话,我军处处主动,而敌军则处处被动。

     

        为此,他鲜明地提出了“因敌制胜”的重要命题,作为指导战争的根本原则:“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即高明的作战指导者在对敌作战过程中,切忌僵化保守,拘泥成法,而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兵力部署,改变作战方式,始终保持主动。在孙子的观念中,唯有“因敌而制胜”,方可排除干扰,顺利实施“避实而击虚”的作战指导,真正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换言之,孙子希望人们研习兵法,但他更希望人们在熟读兵法的前提下忘却兵法。

     

        以众击寡

     

        孙子进而认为:要“避实击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乃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所谓“众寡”,就是兵力的对比问题;所谓“分合”,就是指兵力的部署使用问题。两者的核心所在,就是要集中兵力,在全局或局部上造成优势,分一为二,避实击虚,各个击破敌人。

     

        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并系统阐述“众寡分合”作战原则的兵学大师。在《谋攻篇》中,他明确强调“识众寡之用者胜”,把这看成是“知胜有五”的一项重要因素。这里的“众寡”,当然是指兵力的多少,而“用”则是指兵力的运用,也即《军争篇》中所说的“分合为变”。孙子认为,要确保掌握主动权,使胜利的天平朝着自己一方倾斜,就必须按照“避实击虚”的原则,在战场交锋时集中优势兵力,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为此,他在本篇中反复阐发了集中兵力对于达到“避实击虚”效果的重要性,并一再提出怎样集中优势兵力的种种主张:“并力”“我专为一”,从而达到“以众击寡”的目的。

     

        兵力的大小与兵力的集中分散,并不是一回事。在总体上说,兵力对比虽然占优势,但是在具体作战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因兵力部署的分散而丧失优势;反之,尽管兵力在总体上占劣势,但也有希望通过相对集中而形成局部上的优势。必须通过高明的指挥,使我方兵力集中而使敌人兵力分散,这才是集中兵力的症结关键。

     

        孙子认为集中兵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善于创造条件,捕捉战机。从战术上讲,就是要做到“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暴露真实情况而我军不露任何痕迹,即敌人在明处作靶子,我方在暗处施算计。他进而论说道,这样一来,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却不得不分散。通过调动敌人,来使我方的兵力集中在一处,而让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于是,集中兵力的意图即得以实现,我方便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了,从而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孙子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所以,他在肯定集中兵力重要性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分散兵力的危害性,给所有的战争指导者敲了警钟。

     

        典型一例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战争指导者遵循孙子“众寡之用”的原则,善于集中兵力、避实击虚、化弱为强而打胜仗的情况不胜枚举。后金开创者,努尔哈赤大破明军的萨尔浒之战,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例。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明辽东经略杨镐指挥二十万大军(明军人数有多种说法,这仅是较为通行的一种),兵分四路,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向后金政权的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合围而来,企图一举荡平后金势力。当时努尔哈赤麾下的后金八旗兵马才六万,与来犯的明军相比,众寡悬殊自不待言,处境危急一目了然。然而,努尔哈赤却临危不惧,从容镇定,掷地有声地说出一句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决心用高度集中兵力的策略,避实击虚,快速机动,各个击破来犯明军。

     

        在萨尔浒山谷,后金八旗劲旅取得了辉煌胜利,关键就在于其统帅努尔哈赤领会了孙子“众寡”“分合”思想的精髓,坚定不移地贯彻了“我只一路去”的原则,高度集中兵力,神速机动,各个聚歼。这一史例,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孙子集中兵力、避实击虚作战指导原则的强大生命力。

     

        毫无疑问,“避实而击虚”、集中优势兵力破敌等,都是为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争取作战主动权的具体手段。所以它们不仅适用于古、近代战争,而且也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甚至未来战争。    

     

        (《文史知识》2019年第2期 黄朴民 刘进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