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

    皇室贵胄开“杠房”

    《 文摘报 》( 2019年01月26日   02 版)
    毓逖(左)与齐白石

        在北京地安门西大街上,沿着北海北门往东走路南,一条南北走向的宽阔胡同映现眼前,这就是恭俭胡同。粗看,该胡同并无特别之处。但深入其中却发现,恭俭胡同不仅历史悠久,在明朝时这里还是内官监所在地。仅此,胡同的历史价值便可见一斑。

        站在恭俭胡同8号院门前,虽然大杂院内私搭乱建,但仍可看出这座三进四合院的轮廓和规模。当年院落主人曾是光绪皇帝禁卫军统领爱新觉罗·毓逖,其长孙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著名的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

        毓逖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进入陆军贵胄学堂学习,成为第一期学员。“北京政变”后,溥仪被赶出宫。当时的王公后裔、八旗子弟猛然断了俸禄,大多因缺少劳动技能而陷入生活困境。

        为养活一大家子人,毓逖便想起先祖弘昼喜好丧仪,常为亲朋好友料理丧事。1927年,他在地安门外西皇城根买了几间铺面房,开了家“信成杠房”。毓逖坐镇老经理,其儿子恒业为少经理。可以想见,皇室护军统领,袭过“奉恩将军”爵位,在“贵胄学堂”受过良好教育的毓逖,为生存开杠房,整天与“葬礼”打交道,也是万般无奈之举。

        当年,信成杠房在北平开张之后,很快就声名远扬。一方面是可遵照满、汉两族风俗承办丧事;另一方面是经营者的皇室背景,令北平的达官新贵、清朝遗老多由信成杠房承办丧事。摄政王载沣(溥仪之父)、国民政府监察院高友唐、沁王府王爷及福晋、奉系军阀富双英、“祥贵人”谭玉玲等的葬礼均由信成杠房承办。

        特别值得记述的是李大钊的葬礼,就是由信成杠房“顶风作案”完成的。李大钊在1927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后,直到1933年遗体还没有安葬。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传统,下葬的日子一般选在三、五、七等奇数日子。而李大钊先生的七日、七月、七季都过了,就剩下这“七年”了,所以一定要赶快入土为安。当时北京大学何基鸿教授找上门来,请求信成杠房帮忙安葬。此前,何基鸿已经找过两家杠房均被谢绝。因商家顾虑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袖,葬礼那天肯定有学生送葬,难免会与军警发生冲突。

        毓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没有顾及个人安危,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助下,带领杠房众人冒着风险,从宣武门外李大钊先生停灵的地方起杠,城里十六杠,走西四、新街口,出西直门改二十四杠,平安顺利地把李大钊安葬在西山万安公墓。

        当时的安葬分三种:国葬、公葬、民葬。国葬,国民党政府不准。民葬,李家无钱。只好公葬。李大钊生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所以其遗孀赵纫兰一门一户拜访周作人、沈尹默、胡适等人,请求北京大学帮助安葬。

        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慨然应允。接着北大教授王烈等十三人牵头发起募捐,并以公葬“北京大学已故教授”之名,回避了李大钊的政治身份,避免了当时政府的干涉与阻挠。另外,没有以学校名义出头,而是由十三位发起人的个人名义募捐、安葬,减少了许多麻烦,防患于未然。

        如今,毓逖家的宅院早已拆分成若干个院子。主院是住着几十户人家的大杂院。曾经显赫的家族,早已化作如烟往事。只有院子中几棵参天大树,昭示着院落主人昔日的荣耀和辉煌……正如当年经常出没此院的启功先生所言:“物能留下,人留不下啊!”

        (《米粮库胡同往事》北京出版社2018年出版 吴雅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