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典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艺术歌曲”在德奥乃至欧洲已有将近千年的悠长历史了。12世纪初,受到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在南蒂罗尔到北海一带说德语的地区出现了用方言演唱的抒情歌曲,有时用维奥尔琴伴奏,被称为“恋歌”,这就是后来德国艺术歌曲的雏形。
而“艺术歌曲”真正在德国兴盛,则有赖于古典音乐家们的创作。17世纪之后,德奥作曲家们彻底抛开法国和意大利风格的束缚,采用典型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为同时代德国诗人的作品谱曲。贝多芬、海顿、莫扎特都谱写了众多艺术歌曲,使之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音乐体裁。而舒伯特更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尤以两组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最为知名。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歌曲就是诗歌和音乐的二重奏。”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院长哈特穆特·霍尔院长说,“诗歌是非常个人化的文学体裁,艺术歌曲也是非常个人化的,它最擅长表达的就是个人内心的感情。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是世界上第一组艺术歌曲套曲,在我看来,艺术歌曲正是从贝多芬这里,开始了它全新的呼吸,和从前的咏叹调相比,变得更加强调作曲家个人。”
在霍尔看来,艺术歌曲和其他歌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丰富性:“钢琴对歌手来说不是一种辅助伴奏的作用,而是共同创作——琴声和人声就像两种乐器在交响乐中的作用一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对话。”
德奥乃至欧洲作曲家贡献了世界艺术歌曲的“主菜”,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艺术歌曲渊源。以词入曲,为词谱调,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设有乐府,撰写琴歌,唐宋以降更有文人墨客因曲填词,嗟咏吟诵。
不过若论“艺术歌曲”在中国的明确形成,则要追溯到近现代——“学堂乐歌”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声。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新式学堂在中国诞生,并开设“乐歌”课程,“学堂乐歌”应运而生,沈心工先生是学堂乐歌的第一代重要作曲家,他着手进行的学堂乐歌创作与教学实践,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很快,人们渐渐不满足于一般的集体诵唱学校歌曲,而要求能提供具有更高审美价值、适合个人演唱的艺术性独唱歌曲和艺术表现力更丰富的合唱歌曲。从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青主、刘雪庵、陈田鹤等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大多浸淫于中国古代文学诗歌与新文化运动的过渡交替之中,有着丰厚的人文背景。萧友梅先生的《问》《南飞的大雁》、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先生的《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都是为人熟知的中国艺术歌曲。而“艺术歌曲”这四个字,也正是这一时期由萧友梅从德语kunstlied转译而来——Kunst的原文是艺术,Lied是歌曲,合为一字,正是“艺术歌曲”。
(《新民周刊》2018年第44期 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