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藤泽周平
算是旧话了。我从某报看到,国土厅1976年夏天曾做过“农村与都市的意识调查”,农业家佐藤藤三郎先生为此而怒。他怒,是因为有一种说法:大多数国民都希望孩时在农村度过,青壮年期在都市工作,老后重返农村生活。佐藤先生斥之为农村出身而现住都市者的自私任性,他说:那些身强力壮时在都市生活却不曾给农村任何回馈的家伙,上了年纪又想回到农村安度晚年,也太会打如意算盘了。
读到佐藤先生这篇文章时,我想出这么一番情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在走。父亲西装笔挺,母亲衣着时新。父亲出身脚下这片土地,他是次子或三子,但绝不是长子。他从村里出去,长期住在遥远的都市,这次是回到久违的故乡过盂兰盆节,带着好多礼物,正在去扫墓的路上。途中遇到熟人时,父亲便打招呼,介绍妻子,这时带着几分爽爽的感觉。
这番情景多半是我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对于这种情景,我如今已不能不感到某种羞愧。现在回村时,我总是保持低调,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对长年累月在村中留守者的心情已有几分理解。
身着优质西服,手提大量礼物,带着都市装扮的妻子回来,村里人也许会说他“发达了”,但同时也会觉得他已经不是村里人。拖着鼻涕四处乱跑的时候,他倒是村里人。然而,他走出村庄,现在己不用面朝黄土,而是穿着西服上班,这就不是村里人了。留在村里的人还得过着刨土求食的生活,除非特别的日子,平时是不穿西装的。这种差别应该严格而清晰。
他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尤其近年来都市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舒适,奔波于上班路上,空气污染,一定有人会担心自己在这种状况中渐渐老死,从而变得忧郁。也许正是像他这样的人,会对国土厅的调查给出老后想在农村生活的答案。
设若如此,人到中年时尽管会觉得都市的饮食不合口味,却也不能说是想吃村里的酱菜。他不必絮叨如何怀念故乡的风景以及村里的节日气氛,对于企业侵入以及公害的担心也都于事无补。只有那些含辛茹苦地留守乡村的人才有权利决定村子变成何样,别人不该死乞白赖地想回乡下养老。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从国土厅的调查和佐藤先生的文章出发,我又想到了别的问题。
过去,农村的家庭都是多子女,次子三子的前景是:极幸运者走出村子去做蓝领工人,剩下的大多数到地主家做雇工,同时寻求去做上门女婿的机会或者到部队当志愿兵。在有军队的年代,次子三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服了预备役,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被大量驱往战场,立刻成为战斗力。军队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力的就业去处,他们被村里人视作少数的幸运者。但若除去这些幸运者,剩下的只有做农家的赘婿,但这就像抽中宝签,是坐等不来的。我的小说中常会写到等待入赘机会的次子三子,如若机会不来,他们就只能一辈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一生成为家庭的累赘,甚至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他们还是一个个、一点点地走出了村子。我的小学同学曾一时有四五人离开村子,去横滨当了消防官。那时不像现在有消防车,他们拖着堆着水泵的车子,在路上一里、二里地奔跑,健步如飞,不惧危险。他们这些人历经漫长而疲惫的都市生活,即使希望老后能在乡村生活,难道就该受到非难?
(选载二)
(《小说周边》译林出版社2018年出版 竺祖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