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深圳涉外婚姻三十年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7日   03 版)

        2000年,冯凯和罗瑶通过交友网站认识,相恋四年后,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妻子罗瑶经营一家产品出口全球的外贸公司,每天没日没夜为工作忙碌,美国丈夫冯凯在家带小孩、做饭,甚至织毛衣,女主外男主内,小日子一过便是13年。这是一个“深圳式”的涉外家庭。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的深圳,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女婿”“媳妇”的到来。

     

        思想的开放令涉外婚姻在这里从来没有成为“异类”,而涉外婚姻最早的降温也让深圳成为一座理性之城。从特区建立的最初,“蠢蠢欲动”的开放性就注定了这是一扇不平凡的窗口。有人形容:深圳的诞生是一场诱发型的“基因突变”,这场突变改变了整个民族的“DNA”,诱因则是一个叫作“国际”的梦。

     

        萌芽于蛇口酒吧的涉外婚姻

     

        1980年,一位来自洛杉矶的27岁美国青年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穿越太平洋之旅。初到香港,一河之隔的“另外的国度”令他感到好奇。一场简单的半日游留下的一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淳朴的深圳。行走间,当地居民纷纷向他投来奇怪的目光,几年后这样的场景便已经难觅。1978年,确实就像那个年代的流行语一样,“平地一声春雷”,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松绑”成为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的核心。国人要松绑,外国人也要松绑。

     

        “不要尾随、围观外国人。”20世纪80年代的《小学生守则》中有这样一条准则。大家长期以来习惯了黄皮肤黑眼睛的视觉审美,别说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许多人甚至在马路上看见来自新疆的姑娘,都会带着几分好奇。

     

        在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相较于其他城市,外国人已然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作为对外交流的桥头堡,蛇口的开放性也是当仁不让。

     

        1987年3月30日,这里出现了深圳第一间酒吧,外国人罗撒在太子路迎晖阁的“蛇窝”开张。1980年至1991年,12年间,223家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组成的企业群在这里出现,12个国家的300多名“老外”在这里定居。频繁的交流往来令“金发碧眼”在这里不再稀奇。

     

        “来酒吧的姑娘,动机是什么一眼就看出来了。”在酒吧工作的许辉回忆道,在深圳的老外大多是孤身一人,他们来的时候都穿牛仔衣和牛仔裤,很新鲜,而来这里的姑娘也大部分能讲一点英语,打扮得也比一般的女孩好看。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来酒吧的女孩都有来自意大利的“沙驰”品牌的包,看上去都还挺有钱,“也就是一杯酒的工夫吧,头一天才认识,第二天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深圳涉外婚姻历史

     

        1982年,邓小平一句“可以聘请外国人当经理,这不是卖国”令在深圳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国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除了大批南下的国人外,数以万计的外来“淘金者”成为这座城市特有的标签。

     

        1984年,罗莉偶然从朋友那儿得知,和外国人假结婚可以获得海外绿卡。那个年代,国内的“出国潮”正渐渐盛行,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波“移民潮”即将到来。

     

        罗莉和国内的男朋友在一起10年了,但是为了外籍的身份,他们选择了这个极端的方式。罗莉企图在获得身份后与澳大利亚的老公离婚,继而帮助国内的男朋友获得澳籍居留身份。在那个时候这并不新鲜,国内高涨的移民热潮也让办理涉外婚姻的移民中介行业“生机勃勃”,尽管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仍旧没有获得合法的地位。

     

        1970年至1979年,移民美国的中国居民为17627人,而1980年至1989年达到了170897人,是此前的10倍。中国的“移民潮”已然到来。这个时期的涉外婚姻中,深圳的女性占了绝对多数,“老夫少妻”现象非常普遍。希望得到西方享乐的物质生活和外国人的身份成了大部分女性与外国人“假结婚”的原因。深圳的涉外婚姻发展紧跟着“移民潮”的脚步。

     

        这样的婚姻没有爱情基础,若再没有孩子,照罗莉的话说便是“永无天日”。她知道这样的婚姻是不可能长久的,包括她身边的朋友也这样认为。“坦白讲,像我们这样的,婚外情特别多。”罗莉和年长30岁的丈夫一起生活了20多年,尽管产生过感情,但始终不是爱情。2003年,罗莉在澳大利亚认识了同为华人的网球教练,两个寂寞的人走到了一起,这场婚外情令罗莉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涉外婚姻提前降温

     

        在持续了8年上涨态势之后,1989年起,深圳涉外婚姻登记数出现下滑。民政部数据显示,1979年至1989年,全国共办理涉外婚姻登记128613对,上海为5917对,深圳为8688对。蛇口港带来了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开放令这个边陲小镇的涉外婚姻登记量超过了长期以来以国际化著称的上海。

     

        随着国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开放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城市的跨国恋发展高歌猛进。

     

        但与此同时,如火如荼的涉外婚姻在深圳却开始渐渐降温。脆弱的感情基础与并不纯粹的结婚目的导致了另一个直接的后果。从90年代起,涉外婚姻的离婚率在增加。

     

        深圳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改革开放早期,人们可以在免税商店买到国外的食品,1993年西武百货的到来让深圳人对外国的洋品牌了如指掌,中英街随处可见深圳人的身影。小学课堂上,有琅琅的外文读书声,朗文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让深圳的孩子在那个刚刚开放的年代就接触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作为与世界接轨的一批人,他们最先尝到了丹麦的曲奇、英国的伯爵茶、意大利的比萨,但用“崇洋媚外”来形容他们并不正确,至少他们是最早让涉外婚姻退烧的一批人。

     

        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女性的独立价值正越来越受到推崇,整个社会的风气也越来越开放,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深圳“依傍外国人”的风潮减缓。“婚姻必须是美好的,我不想把它和利益绑在一起,那样我宁可不结婚。”城市的“不婚一族”风头盖过了“涉外一族”。

     

        (澎湃新闻11.21 文山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