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玉泉山下稻花香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7日   08 版)

        “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这首传唱至今的北京歌谣描述了京西稻清香可口的米质。京西稻历史悠久,如今已成为北京人饭食中的文化记忆。京西稻兴起于西周,发展于东汉,繁荣于清代。

     

        康熙皇帝的早御稻

     

        “紫芒半顷绿阴阴,最爱先时御稻深。若使炎方多广布,可能两次见秧针。”这是清朝康熙皇帝《早御稻》中的诗句。诗中提到的“御稻”就是后来人们说的“京西稻”。

     

        康熙皇帝很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的种植。他还在政事余暇,考察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康熙几暇格物编》。在这本书里记载了康熙是如何发现京西稻的。现在的中南海和北海古时称为“西苑”,原来是皇家苑囿。康熙帝在西苑修建了丰泽园,因康熙重视农业,就在园中开辟了试验田。其中有几方水田,栽植水稻,每年农历九月开始收割登场。在六月下旬的一天,艳阳高照,酷暑难当,康熙皇帝巡视稻田,此时的水稻生长得生机勃勃,一片葱绿,刚刚抽穗。他突然看到有一棵“高出众稻之上”,颗粒已经成熟。他感到很惊奇,就将种子收藏,待次年种植试验其是否早成熟。到了第二年的六月,用这些种子种植的水稻果然提前成熟了。于是,他年年将其单独收割,留作种子来年再种。“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康熙几暇格物编》)

     

        乾隆皇帝的紫金箍

     

        紫金箍是乾隆帝从南方引进的水稻品种。

     

        乾隆继承了他爷爷的遗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每年的春耕时节,他都要在丰泽园的试验田里亲自扶犁耕种,写有“左艺蔬畦后弄田,园名丰泽缅尧年”的诗句。圆明园澹泊宁静主体建筑是一座田字式大殿,乾隆帝在其一旁建有多稼轩,开辟水田耕种,河水环绕,稻浪随风翻滚。他在《田字房记》中写道:“每当盛夏,开窗则四面风至,不复知暑。其北则稻田数亩,嘉禾生香,蔼闻于室。”这里成了耕读文化区,乾隆帝每年都要在此举行耕种仪式,他还模仿爷爷令人绘制23幅耕图和23幅织图,并分别赋诗。

     

        由于乾隆帝对稻米特别嗜好,所以每到一地特别留意水稻种植情况。有一次乾隆帝南巡到了某地,地方官员招待他,在吃过山珍海味之后,上了一道粥,香甜爽口。乾隆帝喝了之后顿感满口生香,便问是用何物所制。地方官说是用一种叫“紫金箍”的稻米熬制。乾隆帝便让地方官找来一些种子,带回北京玉泉山下种植。

     

        玉泉山因泉得名。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在北京西郊,水资源丰富,有种植水稻的先天条件。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在玉泉山以东兴建清漪园(即现在的颐和园),将瓮山泊拓展扩大,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并下旨在玉泉山、清漪园周边及万泉河两岸都开辟稻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帝在玉泉山、万泉河一带兴建涵闸蓄水,疏浚河道,修筑石渠引泉水入昆明湖,改善水利设施。

     

        《红楼梦》里的胭脂米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多处提到的“胭脂米”也是京西稻的一个品种。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门下庄头乌进孝进贡的红帖上,写有“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从帖上可看出,其他米粮都是在五十斛至一千石之间,唯有胭脂米是二石,可见其珍贵;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贾母因问:“有稀饭吃些罢了。”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此时王熙凤正患病,贾母将粥送给她吃是为了让她滋补身子,可见胭脂米营养价值之高。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官员,生活优越,对御田里生产出来的胭脂米应该很熟悉,所以写起来也是信手拈来。

     

        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此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胭脂米味道醇香,营养丰富,除了品种的原因之外,还与京西一带的土壤、气候、水质大有关系。

     

        据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大事记》记载,1954年,毛泽东读《红楼梦》看到“御田胭脂米”时十分关注,写信让农业部查到了“御田胭脂米”的产地,遂给河北省委写信说:“唐山专区丰南县有一个王兰庄营田,种一种特种水稻,可否由粮食部门收购一部分,以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后来,丰南县粮食部门曾收购胭脂米10万斤进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曾征集该稻米送农展馆展出,声誉大振。据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在国宴席上吃到此米,感觉口感甚好,难以释怀,竟然向中方索要此米。

     

        (《北京日报》11.15 郑学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