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朝到唐朝,关中地区辉煌了将近二千年,为什么在唐朝以后一蹶不振?这个问题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释,但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我们现在到陕西转一圈,就会深有感触——水。
秦代的畜牧业
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关中的水资源是很多的。《诗经》中大量记载了关中地区的稻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秦国建郑国渠之后,“收皆亩一钟”,从产量来看,无疑是水稻。汉武帝时,关中建了白渠、六辅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关中、特别是渭南农民大批改种水稻。直到盛唐时期,唐玄宗君臣还多次提到关中的稻田,但此时由于人口增加,关中粮食已经不能自给,唐朝皇帝被迫多次带群臣“东巡”洛阳,迎接从大运河运来的南方粮食,号称“逐粮天子”。后来经过黄巢暴动,五代十国时,关中已经没有大面积的稻田了,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许多水渠都干涸了,习惯吃大米的居民迅速消失。如果没有明朝引进的玉米、土豆、花生和红薯等美洲抗旱作物,陕西人口会更加稀少。
唐朝以后,关中、以至于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固然与唐朝以后北半球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但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逆转的地区性干旱化,更重要的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养羊。
先秦时期,羊在中国人餐桌上出现得比较少。事实上,当时中国人日常以吃素为主,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肉。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大力提倡畜牧业,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刘邦出生的时候,村里人就曾经摆下羊酒宴来庆贺。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专业的养羊大户。
羊肉成了唐朝人主要肉食
大体上来说,汉朝人对牛、羊、猪、鸡、狗这五种肉类平等看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好。但是,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市场上的偏好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唐朝的时候,穷人平常还是只能吃得起鸡,但普通人却开始以羊肉为主要肉食,什么炙羊、蒸羊、过厅羊、羊肉面条在街头司空见惯,各种馅饼、包子、饺子也是以羊肉馅为主。
为了保护耕牛,唐朝政府长期严格禁止吃牛肉,狗肉则因为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普遍抗拒而从餐桌上消失。唐朝汉族极少再像汉朝人那样吃狗肉,只有高丽族例外,还因此受到歧视。
那么,为什么羊肉如此受唐朝人青睐呢?
因为“羊”字通“杨”,唐朝的天下是从老杨家抢来的,所以在唐朝吃羊肉在政治上是合理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官方的提倡,整个唐朝社会掀起了养羊吃羊的热潮,可以说是无羊不成宴。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宋朝。
猪肉真正超过羊肉,成为汉族的主要肉食品种,还得等到提倡吃猪肉的清朝,原因有二:一是满族人作为女真后裔,本来就爱养猪吃猪;二是清朝江山是从老朱家抢来的,所以在清朝吃猪肉在政治上也很合理。
对汉长城造成破坏的羊蹄
北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王朝无论血统还是文化,都跟游牧民族大有瓜葛,爱吃羊肉。从北魏起,朝廷就在西北地区建了不少大型国营牧场,之后历代沿袭。唐玄宗开元年间,仅是陇右牧场,就有羊67万头,这还只是官方养的羊,民间养羊数字还不计在内。
除了自己牧养,更有域外输入的进口羊。唐代自唐太宗开始,追求游牧农耕二元制的“天可汗模式”,跟游牧民族搞统战,而游牧民族归附大唐,没什么别的能拿得出手,就只有牛马羊。
另一个数字也可以侧面证明唐代羊的数量,唐朝的官员福利制度,亲王至二品高官,每月配给羊20只,猪肉60斤;三品至五品,只有羊,三品每月羊12只,四五品每月9只。各家若赶上什么婚丧嫁娶的大日子,办的酒席也以羊肉为主,而这个风俗不光是官场,民间亦然。从羊肉的消费量,也可以大致反推出唐代养羊的规模。
所以,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之下,唐代中国西北羊的数量比之汉代,堪称爆炸性增长。羊和其他牲畜不同,特别是山羊,善于攀爬,能喝盐碱水,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吃草不会只吃草叶,而是会用蹄子把草根都扒出来吃掉,甚至还会吃树皮。我们知道,如果只吃草叶,草还会继续生长,但如果草根被吃,草就死了,正所谓“斩草除根”。
同样,如果树皮被剥,树木也会死亡。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凡是以山羊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地区,植被都比古代退化,出现荒漠化的迹象;反过来,由于山羊的适应力强,又得到荒漠化地区居民的青睐,造成恶性循环。
如今我们去西北游玩,会看到汉朝的夯土长城遗址大多损毁严重,真的是“远古的破墙”。游客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战争或沙尘暴破坏的,但事实上,对汉长城造成最大破坏的是羊蹄。
唐朝养羊业的爆发式增长迅速摧毁了中国西北的生态环境,使其在唐朝中后期大规模沙漠化,导致唐朝再也无法复兴。
(《法制晚报》10.15易小荷 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