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渴望》的艺术价值

    《 文摘报 》( 2018年10月20日   06 版)

        1989年,为使电视剧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产品结构上进行大幅度调整改革,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方针,即艺术探索片、大型室内剧、娱乐片并行。同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剧组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由鲁晓威出任导演。

        1989年底,记者探访了《渴望》剧组的摄影基地。与当时其它剧组的演员报酬相比,《渴望》剧组的报酬少得可怜,主要演员的报酬每集才100元,但这并不妨碍优秀演员的倾力加盟。李雪健、黄梅莹、杨青、孙松、郑乾龙、蓝天野、韩影、吴玉华、张凯丽……这个演员阵容在当时可谓群星云集,即便放到现在来看,《渴望》剧组也当得上“星光闪耀”四个字。

        为了节省剧组的资金,演员们不住宾馆饭店,每天6点多钟起床坐班车前往拍摄基地,晚上8点多钟回家。拍摄初期天气寒冷,却正赶上拍夏天戏,摄影棚内又没有暖气,于是剧组给每人发了一个暖水袋。有一天李雪健拍完戏下场,别人问他,肚子上怎么有块“红记”,他莫名低头一看,才发现是暖水袋烫起的一片小红泡。

        拍摄过程也意外频出。《渴望》拍摄20集后,女主角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的心脏出现了问题,王亚茹的扮演者黄梅莹被医院怀疑患了癌症,肖竹心的扮演者吴玉华怀了孕。这剧组的半边天要塌还得了?于朴、刘沙两位制片主任四处联系医院。庆幸的是张凯丽没有大碍,黄梅莹的癌症被医生证实是一场虚惊。

        因摄影棚简陋,每天都有许多麻雀从排风扇口钻进来。怕鸟叫干扰录音,每天早上制片主任就带领所有人员手执扫帚、墩布轰鸟。到后来,他们都成了“轰鸟专家”。为了《渴望》,剧组中所有人都使出了浑身力气。

        1990年,50集大型室内剧《渴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盛况空前。“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成为当年北京乃至全国的一道独特风景。

        率先在北京地区播出《渴望》的,是地处房山区的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电视台。在这座拥有十几万人口的“石化城”里,《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8%。1990年11月26日,《渴望》剧组应邀来到燕化。燕化副食品公司张广明特地跑来兴致勃勃地说:“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壶酽茶,再嚼口脆萝卜,清心败火;就像老街坊串门,说说老宋、老王家这些年有什么变化。”许多观众被女主角刘慧芳的无私大爱感动,也有观众质疑:“我就不信有刘慧芳这种人。”现实中,究竟有没有刘慧芳这样的好人?鲁晓威坦然回应,按编导的意图,刘慧芳不是一个做人的楷模,如果把她作为一个做人的模式就错了,因为《渴望》想歌颂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渴望》的成功,对电视剧如何深层次地反映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探索。如同主题曲中唱的那样,“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剧中人怀着对真诚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中完善着自己,也启发着观众。

        (《北京日报》10.12 汪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