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大雨中的北京下水道

    《 文摘报 》( 2018年07月31日   03 版)

        “暴雨中,人们为什么即便趟水、游泳、划船也要去上班?因为贫穷。”这个多雨的夏天,网上的段子和调侃层出不穷,在这背后,真正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北京每逢暴雨必被淹?我们希望通过探究北京的下水道来获得一些答案。这些答案,不仅和北京有关,也和中国的每一座城市有关。

     

        排水管不是下水道

     

        准确地说,北京是一座只有排水管、没有下水道的城市。

     

        建国初期,北京、广州、沈阳、天津、武汉等几个大城市在进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规划时,大多照搬了“苏联模式”——在地下5米左右埋放排水管,管道直径在1米以内。

     

        当时,这样施工是为了以最低的施工成本解决眼前的问题。但这样的排水管道,承载能力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前苏联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排水系统,是因为它位于高寒地带,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降雨量远小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

     

        现实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海燕等曾对北京城区雨水排水管道内的沉积物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近80%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其中一半左右的管道沉积物非常厚,最厚的地方沉积物占到管道直径的66.7%。

     

        5年前,北京排水集团曾进行过一次全市范围的排水管淤泥清掏。在这次清理过程中发现,北京东、西城中心城区的雨水管线老化严重,多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建设而成的,部分雨水管线甚至是前清时期的,遇到雨天直接导致居民区积水。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周边用户私接管线排放污水,造成排水管内的淤泥堵塞面积达到80%,基本丧失了排出雨水的功能。

     

        能排水的不只有排水管

     

        当暴雨来临时,能帮助一座城市迅速排水的,除了埋在地下的“管”或“道”,还有其自身拥有的水系,如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只是,城市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因此,越来越多的河流、湖泊被牺牲。

     

        从1901年到现在,北京的城市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古都北京重要风貌标志的护城河有一半被改成暗河,有着850多年历史的老莲花河被埋掉,太平湖等十余座湖泊被填埋。

     

        这不单单是北京所面临的问题——素有“百湖之市”称谓的武汉,近年来,城区湖泊数量已从建国初的127个锐减到38个,年年雨季都能出现看海奇观;无锡城在建国后填塞大小水塘近20个,填塞旧城区河道32条,使无锡从罕有洪涝灾害变为一到雨季就要警惕内涝威胁;苏州城的河道从宋代的82公里,变成了现在的35公里;温州城曾有60多公里河道,但现在已完全填完……就连被视作城市排水典范的赣州城,原有的百口水塘也即将消失殆尽,曾经的护城河已被填平,不知这座号称900年不涝的城市还能坚持多少年的不涝传奇。

     

        此外,城市的发展也会使得大量的泥土路面、自然草地被更坚硬的沥青、水泥路面取代,因此,降雨后原本可以被自然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大大减少。

     

        自己给自己挖的坑,还有很多。非自然沉降也会在暴雨来临时造成城市内大范围积水,例如下沉式立交桥的设计,这也成了暴雨来临时这座城市的一个隐匿杀手。

     

        怎样才能让北京不积水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都与一个字有关——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曾有专家提议改造北京的排水系统,提高到能抵御5年一遇暴雨的标准,“但后来算了一下,总共需要上百亿元的资金,只能作罢。”一位当时的与会者后来回忆道。

     

        作为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也在接受采访时讨论过“钱”的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个经济问题,标准提高一点,建设费用就会增加几倍,而高标准下建成的排水设施,却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用不上的。比如说把管道设计成能抵御10年一遇的暴雨,很有可能就意味着3650天中它只有一天会满负荷运行,其他3649天都是闲置的,你很难说这个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央视曾经做专题节目讨论北京的排水问题,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再一次提到了“钱”:“下水道提高标准,技术上没难度。关键是一拿出钱来,二多部门协同。”

     

        (综合《中国经济周刊》总第431期《中国国家地理》总第611期 闫坤沐 李妍 晓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