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仿制药的几个科普问题

    《 文摘报 》( 2018年07月31日   07 版)

        最近,仿制药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舆论交锋中,大家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仿制药到底是不是假药”。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懂得区分“仿制药”和“仿制的药”。

        世界卫生组织对仿制药的描述是,仿制药是可与原研药相互替换的药品。所以,仿制药一定不是假药。

        一般在原研药的专利过期或市场独占期结束后,仿制药厂即可在不经原研药厂许可的条件下生产。不过,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效果和安全保证。所以严格来讲,质量不能保证与原研药相同的仿制而来的药物不能称之为仿制药。

        针对最近社会热议印度仿制药问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表示,印度作为“穷人的药房”,仿制的药确实发展较快。各国的医药监管体系,即药品的质量保证体系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制度,而印度尚不是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成员,其监管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也就是说,寄希望于印度仿制药的患者,应该对其药品的可靠性抱有谨慎的态度。

        那么,身在中国的我们对本国的仿制药又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认知呢?这里便要谈到舆论的另外一个焦点:仿制原则。

        理论上,在原研药的专利期到期之前,其他药厂不允许仿制,这是对于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也是对创新药研制的必要激励。按照国际公约,通常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重大灾害或者重大疫情时,一国政府才可以在原研药尚处在专利期时启动强制仿制政策。而这种强制仿制的药物,是有适用范围和期限限制的,不允许出口。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引擎的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视,所以对启动强制仿制持非常慎重的态度。

        在厘清以上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最后来谈一谈此番仿制药大讨论中最敏感的话题:药价。

        谈药价,不能不谈研发的问题。原研药的生产风险之高、周期之长、投入之大往往令人难以想象。因此,一经问世,药价也高得惊人。利润激励成为药厂研发新药的重要动力。对此,宋瑞霖认为,老百姓对药品价格的敏感应当通过医保支付政策改革予以缓解。

        (《中国青年报》7.23 张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