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

    唯一传世的针灸医疗史图

    《 文摘报 》( 2018年06月16日   06 版)

        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灸艾图》,是目前唯一传世的中国针灸医疗史图证。画中的场景与宋代关于针灸的论著《膏肓俞穴灸法》中的插图惊人的一致,可以称得上是中医史上弥足珍贵的史料。

        《灸艾图》中,在路边树荫下,乡村郎中正在用艾灸治病,只见一个郎中弓着腰,手持艾条,专心致志地在患者背后施灸。病人坐在地上,裸露着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他的手脚都被人抓住不能动弹。身边的女人因为害怕,一只眼闭着,另一只眼又睁着,关心医治的进度。一名小童在郎中身后手持一贴膏药,正准备给病人贴敷。画中人物脸上的怜悯和愁苦神色,很难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寻得。

        细细欣赏这幅画,画家在描绘人物的发须时,用笔一丝不苟。又因为场景里是令人窒息的疼痛,所以画家下笔很重,力量不均衡。为了表现力量,还使用了大斧劈皴的画法。

        这幅画的作者为李唐,是北宋的宫廷画师,擅长山水画。李唐在北宋灭亡后,冒死从金营逃跑,投奔南宋,可南宋在建立初期顾不上重建画院,李唐只得流落街头,以卖画为生。他一生画的山水画很多,出名的人物画只有《采薇图》和《灸艾图》,这两部作品恰巧都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特定时期的这两幅画都表达了李唐对故国的情感。《采薇图》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用来讽刺投降金人的宋代同胞。《灸艾图》里的医生瘦骨嶙峋,却在全神贯注地医治病人。医生同其他村民一样佝偻着背,受农活劳累成疾。李唐画下了这幅民间风俗画,一方面是为了反映民间生活疾苦,另一方面医生帮助病患脱离病痛折磨,与抗金将士拯救百姓于水火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些契合。

        (《解放周末》6.8 陈俊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