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

    “对骂群”背后的心理逻辑

    《 文摘报 》( 2018年06月14日   02 版)

        最近,微信“对骂群”突然爆红,有人戏称,在年轻人中,如果不加入个把对骂群,简直要被人当成火星居民对待了。心理学家指出,简单、粗暴的骂战,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压力、宣泄情感;律师更表示,网络空间里骂人,同样要负法律责任。

        这些“对骂群”非常奇特。首先是名字非常怪异,例如宝马奥迪奔驰对骂群、香菜好吃与香菜难吃对骂群、熬夜早睡对骂群等等,从群名就可以看出群里讨论的内容。而且,群名随时会变。例如,有人一开始加入的是“南方VS北方互喷群”,最后变成了“专一VS花心对喷群”,同一拨网友,换了个话题又马上重新开吵,刚才还亲密如战友,一会儿拔刀对骂如仇敌。有些对骂群,从巅峰到衰亡只需要一天。

        对骂群的“起源”还要从今年的NBA总决赛说起,因为骑士与勇士的激战引发了两方球迷的对骂,粉丝们建立了一个对骂群,叫做“勇士骑士球迷互喷群”,但那只是球迷间的日常掐架。衍生出的其他“对骂群”却让大部分的70后、60后摸不着头脑。地域、性别、品牌,甚至是口味,这些表面看来有对抗性的话题都能制造“骂点”。当然,很多网友并不会将网络上的骂战当真,很多人骂战之后可以“一笑泯恩仇”;还有人开始在群里互骂,骂着骂着就加了好友。这一切,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只能说一场盛大的互联网行为艺术正在开幕。

        对骂群为什么这么火?有人分析,当今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特别想找个发泄的口子。对骂群的话题虽然低俗,但可参与度高,实现了高互动频次的互联网社交。所以对骂群表面上是互相侮辱对骂,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发泄社交方式。

        所谓“有趣”的脏话即使让人解压,但也改变不了低俗无聊的本质。原本,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温文尔雅,甚至在微博等开放性的互联网平台上,也表现得有理有据。但为何在微信的对骂群中却一反常态?那些乌烟瘴气的谩骂、及所涉及的色情、赌博信息,都将其导向了违法的边缘。

        与其用“不文明”“没素质”之类的标签去解读这种现象,不如去思考下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心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此类对骂群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特征。

        其一,并不是所有群成员都参与“对骂”,围观者其实居大多数。尤其是“对骂”现象得到舆论关注后,很多人只是抱着好奇的想法进了群,真正参与“对骂”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人。

        其二,“对骂”的各方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利益纠纷和矛盾,而是就一些本来就敏感的话题发表不同看法,例如地域偏见、性别歧视、阶层偏见、学历歧视等等,而且参与者有时故意用偏激言论来激怒他人,已达到“刷存在感”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骂群”的问题还在于网友的“集体无意识”——盲目从众的心理和“刷存在感”的心理在作祟。其实,盲目围观是不值得提倡的,而“刷存在感”的想法更是没必要。“刷存在感”在这里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如果真的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宣泄情绪和偏激言论显然不是最佳选择,理性表达才是正道。

        网友说

        罗萌:所谓的情感发泄狂欢实际上是一种群体化的网络语言暴力,这种行为与网络上的“杠精”“喷子”动辄叫骂抬杠的行为十分相似,都是戴着面具发泄情绪。现实有烦恼、有矛盾、有焦虑,但是逞口舌之快解决不了矛盾冲突,而且也无法真正排解负面情绪,只会加重身上的戾气,这种戴着面具、无底线的发泄狂欢是畸形的,只会让人陷入无止境的焦躁当中。

        陈丽竹:“对骂群”的爆红是当下部分青年精神面貌的缩影,面对绝大多数的事情不愿意再认真,宁愿玩世不恭,甚至面对冲突也不愿再认真对待,而是逃避解决冲突,在所谓的“对骂群”发泄不满,抖抖机灵。通过咒骂,试图让对方自尊受损从而被迫同意自己的观点,并不能真正解决冲突的存在。

        (综合人民网、中青在线、未来网、红网6.11 项向荣 黄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