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身居天涯 纵论天下

    《 文摘报 》( 2018年04月24日   05 版)
    迟福林 (郭红松 绘)

        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作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自此,海南从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国防前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作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今年67岁的迟福林“身居天涯”却“纵论天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海南的改革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尤其是在创建初期,海南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迟福林那一代“闯海人”心中,最为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的海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激情与梦想!” 

        1987年12月,36岁的迟福林来到海南。“离开北京,我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完全是奔着事业来的。”迟福林回忆,“那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弥足珍贵的岁月”。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当天的午宴上,迟福林多喝了几杯,为自己能够投身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价值感到兴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30年前的海南,经济相对落后:人均分配水平只有全国平均的83%;85%的商品靠内地调进;17%左右的人口尚未温饱。人们的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离大特区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加上当时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而且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步伐大大加快,海南奋起直追的压力可想而知。

        “全岛最大最好的城市没有红绿灯、没有出租车、没有程控电话,电力特别紧缺且持续多年,海口仍是半天便可以走完一遭的边陲小城。”迟福林说,“在大热天,我和二十多个同事挤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工作,时常加班加点到凌晨两点;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大特区的磁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各类人才一路向南,“十万人才过海峡”彰显的是“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创业激情。

        海南建省之初,率先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政府的机构设置少而精。1988年率先推进价格改革,改革粮食购销体制。至1990年,吸引了数万家企业来海南投资。1991年,海南率先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当时在深圳上市的10家异地公司中海南就占了4家。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开放的步伐快、力度大,什么时候海南发展就快。”迟福林说,在新时代,强调特区精神为可贵,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很重要。

        (《海南日报》4.2 梁振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