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热衷网球的上海先生

    《 文摘报 》( 2018年04月21日   02 版)

        上海先生从长衫马褂到西装革履的蜕化过程很快,这其中,西方体育运动的传入,应为一注强烈的催化剂。这其中又首推网球。

        在中国特别在早年的上海,打网球的潜台词就是时尚、洋派!当然还有富有、名校出身和一口流利英语。

        早七八十年前,一个上海小姐若有个会打网球的男朋友,是很可以自豪一番的。

        网球为英国贵族的玩意,英国贵族从来在细节上是一丝不苟的。早年网球衫规定要纯白。二十年代,一件纯白的经典网球衫要四十银元,比一个小学教师的月薪还高;网球本身是橡皮芯外包麂皮,也要四五十银元一只,一场球随打打,打破一两只不稀奇;另外,还有球袜、球鞋,还要有陪打,要球童为你拾球……所以,八十年前网球刚刚在上海兴起时尚热潮时,一位不会打网球的上海先生,不单单表示他不会这门体育项目,同时也表示了他的家境、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生活层次……

        一样为上海先生的社交应酬,网球社交较一般的社交如请客吃饭、百乐门谈生意等要上台面得多。绿茵场上一声Out Side(出界),比麻将台上的一声筒子要入耳清新。

        当年在网球场上的输赢与金钱关系,不显得牌桌上那般直接。那份交情,远较在牌桌上故意给你赢一笔要纯得多,也比七姑父、六娘舅的裙带关系自然得多!网球场上人际资源的互相利用已转为互相提携、互相共享的关系。

        难怪上海滩1920年代冒起的新颖实业家,他们的住宅花园内一定都有网球场,还有私人“陪拍”。那个年代,私宅中带网球场,已如今日上海上档次的住宅必要有“两厅”一样,已成一种格局。否则,就不足称为豪宅!

        但凡热衷网球的上海先生,找居宅一定最注重有无独立卫生间。网球运动肯定冲击了上海男人喜欢泡大汤的洗澡习惯。网球运动,在上海男人中形成一个天天洗澡的卫生习惯。早八九十年前,天天洗澡算得一个壮举。所以讲,网球令上海先生看上去很干净,精神焕发;头发不油腻,身上隐隐散发出药皂的清香。

        冷水淋浴,这是当时上海男子中学划一的规定。网球,令这批进入社会的男中学生保留了青少年时锻炼出的良好习惯,因为当时网球场设施有限,多为冷水淋浴。

        已故的百岁老人、中国票据交换所创办人朱博泉,直到七十多岁还坚持天天冷水淋浴。他对浴室的要求讲究,与他早年的网球生涯绝对有关。“文革”后落实政策分配给他两间房间,但浴室与另一户人家合用。朱博泉毅然牺牲一间朝南十五平方的面积,改造成一间有淋浴、浴缸,并有躺椅可供他浴后晒太阳喝咖啡的十分舒服的浴室。

        (《上海先生》文汇出版社 程乃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