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

    为什么要研究古音

    《 文摘报 》( 2018年03月29日   06 版)

        一、古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阅读先秦古书。比如《诗经》说“无念尔祖”“大庖不盈”,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无”“不”都是典型的否定词,但如果解读为“不要念及你们的祖先”“盛大的厨房不充盈”,显然与常识相悖。上古音的研究表明,这里的“无”“不”其实分别是“念”“盈”所带前置音节的一种写法,本身并无实义,只起凑足四字格的作用。《淮南子》“治扢秃”的“扢”字也应做类似的解释。

        二、古音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认识,更可靠地揭示华夏族与邻族之间的历史联系。以“中国”在其他语言的译名为例,梵文cina、缅文sina像是“支那”,欧洲语言的sin像是“秦”。从古音角度来看,sin不应该对译本来读浊音的“秦”字,而实际上应该是读清音的“晋”字才对。进一步推论,“支那”和“晋”只是cina、sina等外语的不同译法。又如先秦古书所记载的南方地名、人名、书名等,凭借古音学才能得到合理的释读。越王勾践的谥号“菼执”意为太祖太宗,《越绝书》的“绝”意为“记录”,“无锡”意为“锡山”,“会稽”意为矛山,“盱眙”意为善道(好的道路),“勾践”“句吴”“攻吴”的前字跟上面说到“不”“无”一样,都是前置音而已。

        三、古音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中古以后“首”“手”同音,都表示身体部位,如果它们在先秦时期也同音,分不清“斩首”和“斩手”,岂不是很糟糕?形声字“杽”(chǒu)的古文写作“杻”,上古音声母是n-,而“首”“道”语音接近,上古声母是l-,所以它们并不是同音字。随着语音的发展,汉代的时候,“手”“首”就开始因为同音而混用了。所以《说文》“舜女弟名敤首”,《汉书》写作“敤手”。和“丑”字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作为干支名,很早就被借用到邻族语言里。泰文表干支的“丑”字读plau,跟前面说的古音n-声母对不上,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越南语里和地支“丑”对应的属相“牛”就读plau,汉语的“丑”nhu经由越南进入泰语时,为了避免跟泰文的“鼠”hnuu混淆,就用了越南语的说法。可见,弄清楚了“丑”字的古音,既能够说明近邻越南、泰国语言里地支名称的由来,还能更好地认识汉语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历史交往。

        (《光明日报》3.25 郑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