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美艳动人,同时又夹杂着一丝哀伤,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源于他敏感的天性、多舛的命运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柴可夫斯基所生活的年代是俄罗斯社会矛盾和冲突异常尖锐的时代,他从小就深切地感受到俄国社会的悲哀。在故乡乌拉尔的家中,窗外湖面上经常传来停令人心碎的渔歌,这歌声来自受尽剥削和压迫的农奴,使得童年的柴可夫斯基经常难以入睡。童年的经历影响了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形成了他情感丰富、多思而敏感的性格特征。
10岁时,柴可夫斯基被母亲送往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母亲返乡的那天,柴可夫斯基带着强烈的依恋心情,不顾一切地跟在母亲的马车后面拼命追赶,接着便是无穷的思念。在无数封充满深情的家信中,他把自己比作“离巢的可怜小鸟”,向父母倾诉道:“没有你们,天堂都不美好。”离开家庭,感情脆弱的孩子,仿佛一下子被隔绝在孤独的世界里。军营式的学校生活,任由陌生人支配他的命运,没有人关心他的苦痛。此番种种都让柴可夫斯基感到无比的悲哀、孤独和恐惧。他开始封闭自己,对外保持距离,把情感更多地转向内心,性格变得越发孤僻和忧郁。
青年时代的他雄心勃勃,渴望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作曲家”。但是由于起步晚,23岁才开始真正的专业学习,再加上当时俄国的专业音乐发展比较落后,柴可夫斯基要想在作曲上取得社会的承认,就必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挑战。他一方面向往更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另一方面,又因为要忍受由此招致的派别斗争、不被承认和无穷的苦恼而难以平静;他厌恶阿谀奉承,又不得不为作品的上演到处奔走,进行令人难堪的拜访;他与外界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对他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他又企图断绝一切带来烦恼与苦痛的人际关系,躲到宁静的乡村去,有时甚至厌倦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
柴可夫斯基在生活中经历过许多不幸事件,亲友相继亡故,婚姻痛苦,这些无疑对他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瞒住自己,一切的诗情全都写完了,可是一不工作,就苦闷,对未来感到恐惧。”除却个人的经历,柴可夫斯基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他常常在社会、思想、文化艺术领域以及他个人生活的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上,难以抒怀。
柴可夫斯基的这种思想状态也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俄国人的普遍精神状态,这也正是他创作中特别引人关注的一个特征——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性的色彩。他在音乐创作里,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视为美好的一切事物都理想化,并赋予它最真挚、优美、深情、感人的音乐形象。同时,又把造成他心灵痛苦的,阻碍“理想”实现的,使他感到惶恐而又无法理解的矛盾的因素,以无穷变幻的方式体现在他的音乐形象中。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倾尽了那个时代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幸福和希望的求索,他的音乐不仅表达了俄罗斯民族的悲怆历史,还为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光明日报》2.14 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