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虚不受补者怎样进补

    《 文摘报 》( 2018年02月08日   04 版)

        入冬以来,许多人都在考虑进补的事宜。然而,一些人补来补去,却不见良效,少数人更是变生疾患。在中医看来,这就是虚不受补。在虚不受补的状态下,究竟该如何进补?

     

        虚不受补三原因

     

        未辨证量体施补 每种补品只适合特定的体质及对应的证型。如果不辨气血阴阳、五脏虚实,一味滥补,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有些患者有虚证的同时又夹有实证(如伴有痰饮、淤血、食积、外感),如果不清除邪证,一味补虚,必然会导致身体出现多种不适。

     

        时机不当 中医主张天人相应,一年四季,阳气生长各有特色,因此春夏及正午过用温补药物,秋冬及子夜若过用滋阴药物,均可出现虚不受补现象。另外,若余邪未尽,也不宜过早进补。

     

        用法用量不当 服用补品一定要“适度”,超过这个度,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稍有体虚,就用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不仅大材小用,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人参是大补元气、补品中之上品,但若服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则会出现兴奋、失眠,甚至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症状。

     

        急补不如缓补

     

        调理脾胃 胃气指脾胃之气,乃后天生化的源泉。药物亦经脾胃功能的运化方能输布全身,发挥疗效。脾胃有病会影响药物的消化吸收,某些药物也会增加脾胃负担,加重脾胃的病变。所以补虚一定要兼顾脾胃的功能。

     

        辨证量体科学进补 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每一种补益药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治疗一定的病症。进补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让中医明确自己是何种体质。

     

        急补不如缓补 对久病虚损者及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不易急补、大补,只能平补、缓补,平调阴阳,流畅气血。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佳剂量,而且药物宜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

     

        药补不如食补

     

        脾胃虚弱者,可先采用食疗以调养脾胃。其饮食原则是多品种多变化、富营养易消化,饮食宜温、宜软,首选鱼、瘦肉、鸡、奶类、豆制品、莲子、薏米、百合、山药、大枣、核桃等,新鲜蔬菜与水果也应适当多吃些。最好采用少食多餐的办法,每餐只吃七八成饱。年老体弱和脾胃虚弱之人,要少吃生冷、油腻、煎炸、熏烤与容易胀气之品,辛辣刺激之物也应少吃或不吃。

     

        (《老年生活报》1.22 王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