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术后三天防心梗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30日   04 版)

        老张今年65岁,平素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心脏病,一个月前因为肠梗阻住院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术后第三天夜里,老张突然感到胸口不舒服,同时浑身大汗、上不来气,旁边的病友立即帮他找了值班医生。经会诊和检查,发现老张是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放了心脏支架,几天后他恢复良好出院了。

        临床上,老张这种情况称作“围术期心梗”,病人多在接受非心脏手术后3天内突发急性心梗,病情通常较为危重。

        围术期心梗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外科医生常在术前要求患者停止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一周左右,而停用这些药物会增加心梗发生几率;第二,复杂且耗时较长的手术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其供能不足,最终也可诱发术后心梗;第三,外科手术常引起患者情绪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第四,很多患者并无体检习惯,常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疾病,这类人群做手术后发生心梗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围术期心梗的症状常较为隐匿,即术前患者无胸痛等表现,一旦发病,起病急、症状重,甚至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急性心衰的症状。而且,围术期心梗比一般心梗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

        不过,围术期心梗也是可以预防的。医生通常会在准备外科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如怀疑有冠心病,可做冠状动脉CT和心肌酶学检查来确诊。如果患者确实存在冠脉疾病且无其他禁忌时,可服用相关药物降低心脏负荷和血脂,改善心脏供氧,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充足的休息、放松情绪等也可有效防止心梗的发生。术后72小时内,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迅速找医生诊治。

        (《生命时报》1.19 原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