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东北人闯关内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5日   02 版)

        更多的东北人正在往外走。“你就看国庆、春节,火车站那个人流,一批接一批,那都是离开的人。”齐齐哈尔出租车司机铁柱准备再次去南方,“把车卖完,我打算再回广东。”松花江边的木兰县一家药店,老板打算关门回家,“生意不好做”。近五六年,他所在的利东镇,人陆续走了大约一半。因为天气寒冷,东北地区高发支气管炎、哮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卖药曾是门好生意。

     

        跟着资本走

     

        80年代的国企改革浪潮中,东北人开始成批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迁移。

     

        王炎和是主动“下海”的辽宁第一批官员,因为下海前分管经济,他很早就觉察到了当地国企的变化,经济指标下降,缺乏技术改造,在现代化工业企业兴起时,当地大量小型国企被重组。王炎和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资本走”。“那个时候,政府负担也很重。”由于没有新的产业,职工下岗比较多,为了安排再就业,哪怕是政府雇用,一个家庭也要安排一个。从那时开始,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东北人的淘金地。

     

        东北人不缺开拓精神

     

        2000年,25岁的李天天正在哈尔滨医科大读研,他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上学期间,他萌生创建传授文献检索知识网站的想法,也就是丁香园的雏形。2004年,李天天前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深造。在北京,他采访专家,整理后贴在丁香园上,并将病理讨论结集成书。后在杭州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李天天放弃博士学位,投身互联网创业大潮。很快,活跃的风险投资开始接触丁香园。从李天天将资料递交给杭州外汇管理局,到A轮200万美金入账,只用了18天时间,实际行政审批只有8天。11年来,丁香园从最开始的三个人成为员工逾千人、已经实现规模化营收和盈利的中型互联网公司。

     

        “黑龙江省三亚市”

     

        自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以重工业为主、靠资源吃饭的东北,首当其冲。

     

        刘芳的父亲在60年代带着全家“闯关东”,从山东梁山县到黑龙江伊春,她们家经历过伊春林场和大庆油田最辉煌的时代。如今,刘芳的父母靠每月两千元养老金维持开销。刘芳曾寻思着要不要去海南过冬。

     

        海南是东北老年人的养老胜地,他们有一个形象的称呼——“snowbird(雪鸟)”。

     

        海南省卫计委与北大社会学系联合调查显示,在海南的“候鸟”中,北京和东北三省的占总数的53.9%。由于黑龙江人过于集中,三亚市又被戏称为“黑龙江省三亚市”。

     

        一位来海南做东北人早餐生意的长春人说,他家里有几百亩土地,都租给了合作社。“北大荒已经不需要人力了,一台收割机一小时可以收割几十亩田地。”后工业化时代,东北应该成为机械化大粮仓,成为野生动物保留地,成为连绵的国家公园。同时,东北应该集中资源,保留那些具有东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研、军工、重工产业方面的人才即可。

     

        (《南方周末》1.18 冯叶 敬奕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