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走进新时代的序曲

    ——真理标准讨论纪概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5日   06 版)

        第三章

     

        本报内部消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的前前后后

     

        2.文章修改的前前后后

     

        怎么办?恰巧这时胡福明从南京来到北京参加一个理论讨论会,报社决定请他本人来修改。恰在这时,杨西光的得意门生、复旦大学毕业的江春泽,抽调到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筹备组工作,江春泽前来给杨西光通风报信,说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正在着手撰写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于是决定请孙长江、胡福明一起来商讨。

     

        1978年4月13日晚,在光明日报总编辑办公室,杨西光、胡福明、孙长江、马沛文、王强华围坐在一起,议论风生。胡福明和孙长江二人,看上去年龄相差甚大:胡的头发已花白,有的牙齿已脱落;孙是一头黑发,显得年轻。其实,二人年岁差不多;胡福明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时,孙长江已在研究班毕业留校任助教了。所以胡福明见到孙长江时,常常要叫一声“孙老师”。可惜,当时没有派员作记录。不过,王强华当时还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杨西光的发言要点:

     

        完全、准确毛泽东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就有。我们党的历史上王明路线。

     

        提高一些。毛——想继承符合马列原理。同时也是发展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论本身的作用也要讲。指出寻找真理的明灯。途径。本身不是检验标准。理论本身。理论实践关系。

     

        本文讲了三部分:理论;本身;现实;可以讲得更明确些。结构。最后一部分放在什么地方。高潮。在揭批“四人帮”中间出现的问题。流毒的尾巴仍在最后。例子本身少一些,论述多一些。例子太长,就有些沉闷。如何对待经典著作。联共党史的话。真理、路线与实践。明朗:真正高举毛主席旗帜。注意:完整、准确毛——想。二条  符合基本原理。实践检验。怎样研究探讨毛——想。

     

        两个凡是。理论作用。

     

        这记录虽然残残缺缺,但看得出来,思路还满清晰和完整的。

     

        大家商定,稿子仍由胡福明自己修改。他于4月15日把改写的稿子送到了《光明日报》,就回南京去了。这可算是第6次修改了。所改的稿子增加了批判“四人帮”的内容,增加了阐述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的内容,但文章仍保留了原来的三大段结构,没有能把4月13日大家议论的意见充分反映出来。马沛文、王强华只好在4月28日又修改出一个稿子,即第7稿。这一稿将文章的结构由原来的三大段改为四大段。

     

        第一段:论述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第二段:论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段: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导师怎样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

     

        第四段:论述是否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是否正确执行马克思主义路线,都要由实践来检验。

     

        修改过程中,曾一次次打出小样,每次小样都在理论部部分同志中传阅、征求意见。当时不同意发表这篇文章的只有一人。他认为,“观点我同意,但是不能发,发出去就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

     

        据马沛文后来说,当时这批编辑真理标准文章的人,自己也正处在探求真理的激情里。这个意见没有影响文章的发表:只是提醒我们把文章改得再好一些,改得无懈可击。

     

        4月23日、24日,杨西光、马沛文再次讨论了20日的改稿,并作了修改。这已是第8次修改。第七八两次修改的稿子都送给了中央党校的孙长江和当时的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

     

        第七八次修改的稿子,基本上反映了4月13日晚大家讨论的意见:

     

        ——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别无其他标准。与此同时,孙长江也在20日的改稿上把题目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把题目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了。

     

        ——文章突出了邓小平关于要完整地、全面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观点,批判了“两个凡是”的观点。20日修改稿的第三部分,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45年中,一直根据实践来检验《宣言》的时候,增加了这样的话:“他们并不认为凡是自己讲过的话都是真理,也不认为凡是自己的结论都要维护”。后来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在23、24日的改稿中,改得比较含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讲过的一切定论都是真理,也不认为自己作出的结论都不能改变”。

     

        ——文章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理论的巨大作用,又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们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

     

        ——文章的结尾部分明确指出,“科学无禁区。凡是有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强调现在确有“禁区”,有待于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来把它冲破。

     

        (连载六)

     

        (《光明日报与真理标准讨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 陶铠 张义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