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错误就医理念加剧儿科急诊紧张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5日   01 版)

        2018年1月7日,天津市三甲医院海河医院发布儿科停诊通知,“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

        海河医院的这一幕,成为这一轮流感冲击下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短缺的缩影。

        为什么流感季节儿科问题非常突出?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母发光认为,一个刺激因素是,冬季是孩子生病的高发季节,除了流感还有肠道病毒感染也很多见。同时,另一个原因也很关键,即不少家长的就医习惯不科学,孩子一生病就要去医院,特别是都要挂急诊。

        “急诊是就医的一个绿色通道,只有紧急的、不处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病,才需要看急诊。但是一些小孩一生病,家长就希望马上看医生。”同时,母发光发现,因为急诊挂号费便宜,有些家长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来急诊看病,把急诊当成了方便门诊。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儿科医生高峥提到,该医院夜间急诊也会排队,但是就诊不是按照号码顺序,而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急诊的单次诊费要比普通儿科门诊贵一倍以上。

        四川省卫计委曾向四川省人民医院征求意见,探讨如何解决儿科急诊面临的紧张问题,对此,母发光建议提高急诊挂号费,以屏蔽掉一些根本不需要看急诊的病人。但是政府的考虑是,儿童是弱势群体,儿科服务有民生的性质,提高儿科急诊挂号费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很难推行。 

        母发光有一个不完全统计,他所在医院的儿科大概6成的病人是不需要到医院看病的,可以在家吃药,尤其是急诊。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期 杨智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