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民间游戏让人眷恋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5日   03 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曾赛丰是“60后”。他记得小时候上学,肩上除了背书包,时常还要挎铁环,“我们一群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就搞滚铁环比赛。有时看谁的铁环滚得快,有时也看谁滚得慢。铁环滚得慢,还不倒,这是需要技术的”。

     

        谈及儿时玩过的游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施爱东也有话要说,“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所谓‘必须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没有那么多课外作业,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快乐玩耍的”。

     

        春天里放风筝、荡秋千,学校还组织拔河比赛。夏天的活动最丰富,什么捉迷藏、跳绳、跳房、斗石子,玩腻了这个就换那个。男生女生玩的还不一样,男生游戏主要是滚铁环、弹玻璃球、打水枪。秋天里小伙伴们玩跳竹竿、老鹰捉小鸡。他还特别说明,秋天玩的这些游戏不能在夏天玩,因为夏天穿的衣服比较单薄,玩这些游戏容易扯烂衣服,回家是要挨家长打骂的。冬天里就玩摔跤、挤墙角这些体能型游戏,通过体力较量来取暖。

     

        这些民间游戏,在给人以快乐之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表示,民间游戏来源于生产活动,游戏中多有模仿生活内容。“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体悟生活,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彼此协调,学会跟人打交道,培育荣誉感和自豪感。”

     

        以“过家家”游戏为例。游戏中扮妈妈的孩子要模拟买菜、做饭、哄小孩、洗衣服等家务活,扮爸爸的孩子则要模拟上班、下班、喝茶、看报等行为。“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并非一味照搬照演,而是无脚本的即兴表演。游戏中既习得了现实的生活文化,又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协商、对话,将童真、童趣、童心充分展现在游戏之中,由此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世界。”施爱东说。

     

        民间游戏的乐趣不仅来源于游戏过程,也来源于游戏玩具的制作。风筝是自己糊的,沙包是自己缝的,制作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游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冲击了传统的游戏方式,手机游戏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当大家突然发现传统游戏远离自己时,对儿时游戏的情景就会充满眷恋。于是又产生了新的愿望,不想让传统游戏任意地远离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儿童的日常生活世界。  

     

        对此,林继富说:“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反对网络游戏,而是走出一条网络游戏与民间传统游戏有机结合的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

     

        网友说

     

        北国松:但愿民间游戏“老树发新枝”,唤回当代孩子的日常乐趣,因为它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和共同记忆。

     

        苏莉鹏:很多民间游戏已经被孩子们抛弃了。没有了群居的大杂院,民间游戏失去了开展的场所;没有鸡犬相闻的邻居,民间游戏失去了广大的参与者;没有嬉戏打闹的景象,民间游戏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童趣。

     

        张瑾:要改变低头玩手机游戏的场景,教育和文化部门就要共同激活民间游戏这个“老古董”,让民间游戏在当代的孩子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1.22 王国平 陈漫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