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0日 星期六

    湖笔是我的生命之本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0日   02 版)

        提起湖笔,我怀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情。可以说,湖笔是我的生命之本,没有湖笔也就没有我。因为,我是湖州人,祖上都是做笔的,先母是水盆工,先父则是择笔工。我是父母用从事湖笔生产的微薄收入养大的。

        记得那年我去东瀛访学,作完学术讲演后日本人请吃饭,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有朋友提起中国湖笔比日产毛笔好用,我就自豪地说,我父母就是湖笔工人,我故乡就是湖笔的发源地。一位日本朋友发问:“那陈先生您怎么生在上海呢?”我沉默了,然后决定还是告诉他们:“善琏,中国江南湖州一个美丽安宁的水乡小镇,那里自古家家户户都做毛笔。可是那一年,日本侵略军打到了那里,烧杀抢掠,我家祖屋也被焚,我父母历经苦难,徒步逃到上海……”于是举桌无语多时,那位朋友轻声说:“对不起……”

        我父母乱世逃难到沪,后在贫民区草草成家,相依为命。母亲继续在家为在沪同乡的制作坊做外包水盆工,父亲陈宏江则经人介绍进上海周虎臣笔庄当学徒。那时日子难过,我的兄姐都不幸夭折。

        毛笔,创作了辉煌的文化。但当年的制笔工却没有多少机会学文化。祖母含辛茹苦,总算硬是让父亲读了两年初小,而我母亲则从来没进过学校的门。父亲写得一手不错的毛笔字,那是因为他从小用自家做的笔在废纸上练字。而母亲,还是解放初政府搞扫盲运动时,在街道组织的学习班上,才识得了一些字。

        父亲和伯父虽然都没什么文化,但解放后都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父亲成为上海笔墨庄(分分合合,名称改过多次)的公方经理,伯父也成为苏州湖笔厂厂长。兄弟俩在全国毛笔行业里都有点小名气。当年有很多著名书画家和学者,都很尊重我父亲和伯父。因为他俩不仅手艺好,而且热心地为书画家和学者选笔,还经常业余帮他们修笔,甚至根据需要为他们特制专用笔。郭沫若先生就曾为伯父书写过一首诗,歌颂湖笔工人的创造和贡献。我父亲也收到过不少名家赠送的书画篆刻作品。当年我如想学习书画,父亲说过,可以帮我介绍名家做老师。可惜我年轻不懂事,竟然没有这种积极性。

        回想我小时候,曾多次去父亲做工的笔庄作坊玩,闻笔庄特有的那种气味(好像有樟脑,大概是防止毛料生蛀用的;还有松香,大概是将笔头粘上笔杆用的),看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做笔。有几次父亲晚上值班,我就睡在二楼作坊的桌椅上过夜。一天晚上,我看到桌上做好的笔很多,就拿了一支玩,第二天许振声伯伯(父亲最好的朋友)上班就来问我了。原来那是他做的笔,做了多少支他心里都有数。我交还后,他也没说我什么。这是我现在还记得的一件事情。我长大后,特别是父亲退休后,不知为什么,就几乎不去父亲的工作单位了,即使路过也不进去。大概因为自己平时也不写毛笔字,而那里的人又都认识我,好像有点难为情似的。近年,我路过时曾进去看了一下,已经不必担心有什么人认识我了,因为连父亲的最年轻的徒弟也早已退休。我闻着曾经十分熟悉的笔店特有的气味,很想再到楼上作坊去看看,但听说楼上早就不是作坊了(大概现在店里的笔都是从善琏等地批发来的)。店面生意好像也不那么兴隆,有点冷冷清清的。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写到这里,又想到近十年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对其中介绍毛笔的一节尤为喜欢。当我看到开幕式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注面”工序(即把毛笔头装嵌入笔杆)时——镜头虽然大概还不到一秒钟,我的眼泪却霎时流了出来!因为,这道工序是我幼小时在父亲干活的作坊里反复看到过的。这个麻利的动作,先父一辈子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水盆”“择笔”这两个词,是我从小就听熟的;“注面”这个专有名词我以前并不知道,是后来在网上查的,还不知道我们故乡善琏是不是这样叫呢。看到奥运会开幕式“注面”这个镜头时,我心里就想,可惜我淳朴、慈爱的双亲都没能看到……

        在我父母和伯父母的孩子中,也就只有我一个算是“舞文弄墨”吃文字饭的。长辈们都曾希望我能为湖笔多写点什么。我已经出过十几部书了,但作为笔工之子,觉得真的对不起他们,没有更多地写写湖笔。

        (《文汇报》1.15 陈福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