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0日 星期六

    攒糖纸与收烟盒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0日   02 版)

        与现在的许多小朋友一样,我小时候也喜欢收藏一些自以为值得收藏的东西,除了小人书之外,我最痴迷的是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糖纸和烟盒。

        那时候攒糖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糖果,所以靠自己吃糖来积攒糖纸根本是不必指望的,而我得到糖纸的唯一途径就只有去捡——不管街头,还是路边。即便如此,能够捡到的糖纸也依然是很有限的,而且,捡到的糖纸的品类也非常单调,一般硬糖的糖纸还算易得,软糖的糖纸——尤其是那种用来包装高级奶糖的玻璃纸,就显得比较珍稀了。我记得那时最常见的一款糖纸是一种水果硬糖的糖纸,这种糖纸纸面粗糙,上面印着舞剧白毛女的图案。至于糖纸里面包装的内容就不必多说了,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也不过是一个“硬”字而已。父亲每次出差,我总会在心中暗自计算着他回来的日子,想着他会给我带回来一些什么样的糖果。对于我来说,能够吃上好吃的糖果固然令人高兴,但更让我兴奋不已的,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平时绝难得到的糖纸。我把得到的糖纸一一展平,再小心地擦拭干净,并按照不同的主题、纸质和图案进行分类,然后夹在几本《战地新歌》中。

        我积攒糖纸的兴趣终止于一位同学的讥讽,他说攒糖纸属于女孩子的爱好,喜欢攒糖纸的男孩子身上没有男人气。我自然不希望自己身上没有男人气,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终于将辛苦收集来的糖纸当众销毁。

        与攒糖纸相比,我收烟盒的兴趣保持得更为长久一点。虽然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学会抽烟,但有两种在当时广为流行的香烟的价格,我却一直记忆犹新。在喜欢收烟盒的小朋友之间,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一等人抽中华,高高在上;二等人抽牡丹,满口喷烟……”后面好像一直排到十种人的样子,其中“大前门”排在第三的位置,可见其身价的确非同一般,但从“大前门”往下还有哪些,我却已经记不清楚了。在顺口溜列出的十种香烟中,最难得的当然是中华烟的烟盒了,那时收烟盒的渠道本来不多,除了捡,就只能得自于朋友间的交换,而我的唯一一张中华烟的烟盒,即得之于和一位同学的交换。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县革委的官员,当时大概属于那种“高高在上”的一等人吧,但这位同学却并不喜欢收烟盒,他更喜欢玩琉璃蛋儿。于是,我们各取所需,我用自己手上的琉璃蛋儿换得了他手上的中华烟烟盒,而这唯一的一张中华烟烟盒,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烟盒中最值得骄傲的收藏。

        同样是受这次交换的启发,我开始去县革委办公楼的后面寻找烟盒,果然常有一些令人欣喜的斩获。有时还能在那里看到不少稀见的糖纸,可惜的是,我那时已经不攒糖纸了。

        (《糖纸 烟盒 拨浪鼓》北岳文艺出版社 王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