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16日 星期二

    走进新时代的序曲

    ——真理标准讨论纪概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16日   06 版)

        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3.黑线重提:文艺界哗然

     

        197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第十二期发表那篇文章数日之后,《光明日报》在二版头条通栏标题《打好文艺战线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下,刊登了文艺界知名人士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前面加了一个“编者按”,其中说:

     

        17年的文艺战线,黑线是有的,这就是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这条黑线,对我国文艺事业确实有过相当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总的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

     

        此论一出,舆论哗然。尤其是文艺界,更是不满。读者可以想象,《光明日报》这种斩钉截铁的论断,不可能是自家的创造,必是“紧跟”的结果。紧接着,1978年《红旗》杂志第一期刊登了署名“文化部批判组”的文章《一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斗争——批判“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文章说:

     

        17年中,文艺战线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不断地对文艺战线进行干扰和破坏。但是,17年的文艺历史,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战胜修正主义路线的历史,是无产阶级文艺战胜资产阶级文艺的历史……建国以来,在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下,对《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每次都严重地打击了资产阶级,大大巩固和加强了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

     

        毛主席在1963年和1964年对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中,严厉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文艺工作的干扰破坏……

     

        按照这个说法,17年文艺领域进行过的历次批判、斗争,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都是完全正确的,不能有任何怀疑的,因为这些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可见,这里的立论根据仍是“两个凡是”。

     

        一篇篇重头文章令本来就心怀忐忑的读者目不暇接。纷乱之中,历史正越过充满迷乱与期待的丁巳蛇年,进入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咆哮奔腾的戊午马年。

     

        4.问题终于提出:《人民日报》小试锋芒

     

        在坚持“两个凡是”和冲破“两个凡是”的交锋中,《人民日报》走在前边。1978年3月26日该报在第三版发表了一篇思想评论,题目是《标准只有一个》,署名:张成。

     

        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提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科学的结论,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摸索和探讨,才得到的。”它特别引用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一段话: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文章没有避开当时论争的锋芒,点出了:“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满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科学结论,总想在实践之外,另找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篇思想评论很短,通篇只有1000多字;文章发表的位置也不甚突出,只在第三版的左中部位。即便如此,当时《人民日报》还是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阐述的问题,与作者探讨。写这些信的人大多不是理论工作者,而是基层的干部、群众。《人民日报》理论部汪子嵩把这些信转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邢贲思,请他对这些信中提出的问题写篇文章加以答复,于是有了1978年6月1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邢贲思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读者在后边将会看到。

     

        (连载三)

     

        (《光明日报与真理标准讨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 陶铠 张义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