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一位雕塑家的自我审视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30日   06 版)
    向京雕塑作品

        向京明年将满50周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正是创作的黄金年龄。但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知天命的时间节点。此前的向京,一直以自身作为出发点,不断打破自我局限,也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女性身份。

        2008年,向京的父亲逝世。那个刹那,她听到窗外全城汽车鸣笛,原来是大家正在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致哀。死亡具有巨大的外力,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也就是从那个刹那开始,向京决定结束熟悉的女性题材,而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社会问题。2009年她离开客居十年的上海回到北京。

        之后,她创作了“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2012年到2016年她创作了“S”系列作品。凭借“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新突破,让人看到艺术家渴求自我超越。而在“S”系列中,向京又通过雕塑引出了“多元的主体”“权力机制下的关系”、抑郁症、记忆的反观和重组等命题,体现了她对当下人性危机的观察。 

        向京喜欢躲在观看雕塑的人群中,佯装不经意,听别人对她作品的议论。 

        在此次上海龙美术馆布展时,向京偶遇美术馆里的保洁阿姨。阿姨问:“这些东西为什么这么难看?”向京说:“不是为了好看才做的。”阿姨问:“你们厂里几个人做这个?”向京说:“我们不是厂……好吧就我一个人。”阿姨说:“啊,那你好厉害啊。这东西你们厂里一年生产几个,卖多少钱一个?”向京又向她解释。这种观看的视角对向京来说是新鲜而可贵的。 

        向京从小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在美院附中读书,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年到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因为职业的缘故,她身边的朋友多是艺术家或者与此相关的从业者。偶然听到一位与艺术行业完全无关的普通劳动者提出对雕塑的看法,让向京感到愉快。因为她的作品能引发人的感受和诉说欲,这本身正是她期待看到的。 

        她解释说:“‘没有人替我看到’ 的这个‘我’,所指的不仅是雕塑家本人,也是每一个来到现场的观众。”她很愿意大家和保洁阿姨一样,不要把重心放在关注雕塑家为什么做这个、想表达什么,而是把重心放在关注自己从这些雕塑作品里看到了什么。 

        向京认为,“观看”不仅是对外部的观看,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审视。艺术家期待艺术回归到属于不同观者的身体感知,回归到展览现场的魅力。这,正是向京反复强调的艺术“可感知性”——对于每个人生命中的隐痛与欢愉,没有人可以替我们看到。 

        “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向京说。换句话说,一条河流也不可能被同一个人看到两次。就如这些雕塑作品,每一次被看到,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传播。即便被同一个人看到两次,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况味。

        (《解放日报》12.22 沈轶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