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发布了一则信息,《今年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实事任务已全面超额完成》。该文提到,北京市用了多种创新方式筹集房源,其中数量最大、最引人关注的是,“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这一条,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
国企拿出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这些房源均面向社会符合条件的保障房家庭进行公开配租配售。也就是说,国企把地让出去,自己的员工可能还得不到房子,那为什么它们还愿意把地交出去盖保障房?
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土地性质所限,如果不拿出来盖保障房,这些土地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这些土地都是工业用地或者类似性质,不是住宅用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企的生产功能由市中心转移到郊区,这些土地就被闲置。而建保障房,不管是出租还是出售,企业都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地方政府也能借此盘活一些存量用地。
有关人士表示,在大城市,这些年政府做旧城改造时,会腾出来一些土地,但这些地不能马上流入商品房市场,就会给央企、国企暂时持有。这些地都不会特别大,所以国企、央企建保障房都是一栋一栋的,不会大面积。
而在如今“租售并举”的政策导向下,会有很多“全持有地块”出售。全持有地块是指开发商的土地持有比例达到100%、拿到土地后不能出手、只能自己经营或对外出租的地块。
“全持有的这些地块,也是定向给到国企、央企的。”地产媒体人士表示,目前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全持有地块”,这些地基本都给了上海的国企,比如上海地产集团、光明集团。“所以本质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土地转换。国企央企把代持的地让出去做保障房,政府可以把‘全持有地块’让给你。”该人士表示。
而国企央企把手里的地通过保障房等形式,以非常低的价格放到市场中去,冲击市场,则会让房价降下来。
(《南方周末》12.21张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