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23日   08 版)

        少在迎检上下功夫

     

        为对付上级对扶贫工作的暗访,一个县的基层干部如此“引导”村民——遇到陌生人询问扶贫情况时,要么不回答,要么就说不知道;一个县的基层干部在接受检查时,故意让检查组绕弯子、兜圈子,拖延时间,降低与群众“见面率”。

     

        有人甚至总结出迎检真经:对付上面来人,靠糊弄过关;面对老百姓,则靠吓唬让其配合。

     

        基层不敢“素面”迎检,背后往往是各种形式主义,根本经不起检验。有的没认真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而是通过“巧算账”实现“脱贫”;有的发展产业不调研,拍脑袋决策,今年养鸡,明年养羊,后年种药材;有的“垒大户”“堆盆景”,只想尽快见到“扶贫效果”。

     

        迎检的姿态,是一面折射扶贫工作作风的镜子。脱贫攻坚要较真精准,不能玩数字游戏,搞虚假脱贫。同时,检查考核也要更加科学合理,不可过多过密,更不能机械教条、流于形式。

     

        (《北京青年报》12.20 刘雅鸣 李亚楠)

     

        无障碍设施惠及每个人

     

        总结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则,尽管国家规定要有这方面考虑,并出台详尽的技术规范,但一些工作仍存在“表面化”嫌疑,可能是在制度执行力上有偏差。其二,很多无障碍设计不考虑群体需求,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现象,原因在于它也是一笔成本账,要考虑资金投入产出比。

     

        很多人认为,无障碍设施仅仅关乎政府部门和特定群体,习惯用一种事不关己的视角和心态来看待它。这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还包括社会中的每个人。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保障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要条件,也关系城市形象。

     

        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无障碍设施是出行便利的重要保证。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应该从具体实事抓起,时刻关注特殊群体的呼声,及时响应他们的需求,真正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南方日报》12.20 扶青)

     

        单车“坟场”掩埋不了法律责任

     

        共享单车“坟场”的照片,屡屡给人以视觉冲击。共享单车企业宁可把车扔在“坟场”也不愿拉回,自然有其精明的计算。

     

        一方面,如果要共享单车企业在“坟场”里取回自家的车,单从人工搬运费用来看,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经过了规模化生产之后,共享单车成本骤降,或许更加剧了车企“扔了也不心疼”的心态。

     

        无序投放和无序停放共享单车,客观上构成了对公共场所的侵犯。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违法事实就摆在那里,一天不清理,后果就严重一分,就要付出更多的违法成本。当然,用户违规停放的违法后果单纯由企业来承担,企业不情愿也是常理。

     

        当务之急,是共享单车企业负起清理回收的法律责任,并以此为契机,规范用户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如此才会走得更远。

     

        (《新京报》12.20 欧阳晨雨)

     

        应尊重员工人格尊严

     

        近日,一段多名女子互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年轻的女员工们穿着制服,跪成两排,扇耳光之声噼里啪啦,后面背板上还用大字写着“狼性团队”。据悉,这是一家美容机构,相关负责人称,目的是打造团队凝聚力。

     

        近年来,企业管理界很流行“狼性文化”,管理者们希望借此打造出一支拼搏向上、所向披靡的团队。但是,到底什么是“狼性文化”,却没有一个清晰标准。一些企业的“狼性管理”一不小心就走了极端,某些“狼性”管理措施似乎更接近“兽性”,而离人性越来越远。

     

        这些剑走偏锋的“狼性企业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致力于消灭员工的尊严,把他们打造为唯领导是从的工作机器。在这样的“狼性文化”主导下,企业的员工遭受着身体和人格的双重摧残。劳动者参与劳动的一大目的是为了个人尊严和幸福,人格权是人的基础性权利,任何人、任何组织无权侵害。

     

        (《中国青年报》12.20 土土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