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外婆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16日   02 版)

        北方的乡村与南方的乡村是迥异的,几无共性。有山,却是土山;有树,却稀稀拉拉;极少有地表水,干涸龟裂的大地贪婪地汲取着空气中所有湿润的成分。人的面目也有明显不同,北方人脸泛红,尤其是颧骨处,因为突出而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格外关照,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来自北方。那颧骨上的红刚开始可能也是鲜红的,像刚刚被红墨水湮湿的白纸,但阳光在脸上一圈圈地逡巡,日日月月,层层叠叠,那里终于布满絮状或丝状的网。

        外婆生命的顽强如同北方乡村的树,老天再是干旱,阳光再是暴烈,沙尘再是迅疾,都不妨碍她年轮的生长。她一生从未离开北方那个叫榆中的小城,叫双店子的村子。

        村子挨着国道,出门20米便有威猛的“大货”轰隆隆地不停驰过。外婆住的院子是典型的北方院子,更早时连院墙都是干打垒的。院里的房子也是干打垒的,方方正正的院子,四周都是房子,有大有小,院角儿堆着秸秆,房檐下吊着金黄的玉米棒子,挂着鲜红的辣椒串,院里平坦的地上铺着厚厚的玉米粒儿或者麦粒儿。屋面有几样不起眼的摆设,炕仍然是土搭的。夏天时似乎不用烧炕,但晚上却凉气袭人,上了年岁的人晚上老腰若没有炕气烘托,怕是要受煎熬。黄昏时,外婆把点着的麦草往炕洞里一搡,炕的缝缝隙隙里便拐出了烟气,一时乡村的气息便格外浓郁。外婆却不进门,她还在院子里忙活,她趴在玉米粒儿麦粒儿中,弓着腰,一双大手耙子似的不停地拨弄,让它们趁着太阳还未完全下山把浑身的湿气尽快散尽。她不时也翻过脑袋看天,她怕老天突然变脸,刮风或者下雨,那一天的劳作就要化为泡影,也糟蹋了怪好的粮食。

        那时外公还在,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心地特别善良。他和外婆生育了多个儿女。一些娃娃读上了书,有的小学没念完,有的也读了初中、高中。他们靠外公和外婆在地里觅食养活。那是干涸龟裂的土地,哪里像南方的地,草木茁壮,池塘里鱼儿一圈一圈吐着涟漪,空气湿润得在窗台上随便搁一头蒜都能长苗儿。北方人的坚毅与顽强像干打垒一般牢固,便是这自然磨就。

        记忆中的院子已悄然遁去。外婆此时踩的不是泥土,而是水泥。四周的房子由红砖垒砌,白墙钢窗红瓦。外婆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小儿子沾了国道的光。新盖的房子里外都有门,里面的是正常进出的门,外面很宽阔,落地铝合金玻璃门,能轻松推拉——那是一间很大的铺面,铺子里摆了几排货架,摆满了人们常用的各种商品。超市刚开张时外婆一定是惊愕的,精于农活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在自己家里开一个超市。两斤瓜子,一斤冰糖,几包方便面,或者一箱牛奶。乡下人也喝牛奶,这应该是外婆从未想到的。

        国道虽好,却如一条分水岭,外婆在这头,小儿子在这头,有个孩子却在那头,是老三,三儿子。外婆偶尔得了闲,从这头出门,一脚一脚挪到国道边儿,她想穿过国道到那头去看老三干啥呢,只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国道上的车很快,可她走不快,有时还没走到路中间,一辆“大货”呼啸而来,她不敢前进,只有后退。若有车相向而来,搁在半截子路上的外婆就慌了神,小脚忙不迭地挪腾。

        老三是有手艺的人:泥瓦匠、木匠;盖房子、搞装修。日子过得去,但过得不好,远不如小儿子和其他几个儿女。但外婆改变不了谁的命运,她就是想看一看,看见儿子,母亲才会踏实。老三见老母亲来就埋怨,路上那么多车,我过去不就行了!说话间手机就响了,又是哪个工地上有活,一天100块,包吃包住。老三与那人讨价还价,有时讨不上,有时可以讨到150,甚至200。更高的报酬在小城很难讨上,要去省城。母亲一听儿子又有活干,抬起小脚就走,嘴里丢下一串话,干去,干去!蹲在家里不成!

        外婆偶尔也去县城。县城还有她其他孩子。她认得娃娃们家的路,一路挪着小步子就到了。娃娃们住的都是楼房,没有电梯的楼房,楼梯可不像乡下小院里的地那样平整,一级又一级,小脚老太太颇费周折。儿子或女子开门一看,妈呀,你怎么来了。外婆在儿子或女子家有时住个一天半天,一旦发觉老天要变脸,无论如何便要回,她操心家里的粮仓没盖好,晒的东西还在院子里,让水泡了可不得了。

        外婆像北方的松,那年轮一晃儿就转了90圈,没病没灾,腿脚灵便,耳朵是背了。问外孙子一个月挣多少钱,你说什么数儿她都听不见,她端端地看着你,问,一千?两千?三千?要是到了五六千你还不点头,她就不再往下问了,头一偏,我的乖乖,你娃一个月挣那么多,你三舅辛辛苦苦才——伸出两个或三个指头。心里挂念,却从不会主动向别的儿子、女子、孙子、外孙子要钱贴补老三,也从不主动向任何人要钱留着自己用,这是一个乡村老太太的做人处事原则。

        外婆王氏,生于斯,活于斯,最远到过省城,知家事,明事理——儿女们都好,大家才好。

        (《小城与大城》中国文联出版社 许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