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最大的理想还是当老师”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28日   05 版)

        按生日算,60岁的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已经“超期服役”了4个多月。现在,他一边等着自己的退休通知,一边站好最后一班岗。从当年教育部饱受争议的新闻发言人到自负盈亏的语文出版社社长,十年过去,他说,自己最终成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人”。

        2008年,刚到语文出版社的时候,朱春玲和同事都觉得王旭明是“电视里的人”。此前5年,他是频繁出现在电视里的“风云人物”。

        2003年8月,时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的王旭明,被任命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任职5年,受过中西培训的王旭明开了一百多场发布会。“大背头梳得一丝不乱,穿上花衬衣,嚼嚼口香糖,再喷点香水,”在记者李桂杰印象里,当时的王旭明就像一个明星,他一出现,整个大厅都亮了。

        发布会他开得较真。比如,他会让记者直接提问,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为什么有8个省市按兵不动?为了解基层助学政策的问题,他组织了记者采访团,把新闻发布会开到了宁夏固原、甘肃会宁。很多发言人怕经念歪了,但他好像只怕教育部的政策大家不知道。

        2008年,王旭明卸任教育部发言人,转任语文出版社社长。偶尔,穿着时尚西装的社长会坐在格纹的老旧沙发上发呆。

        “官升半级成了一把手,能签字,有车,也不用再因为说了一句话被口诛笔伐。”在朋友们看来,这样的调动也不错。王旭明却花了很大心力去适应,“就像从跳芭蕾的变成了扭秧歌的。”

        在调任语文出版社之前,他连这个出版社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上任两年,事业变企业,从未搞过经营的他,要负责100多名员工的生计。那几年,为了从教材市场分一杯羹,他在全国跑,跟人家吃饭、谈生意。“以前别人请我,我都不去。后来我请别人,人家不来,还得再请。”为了卖出教材,迎合别人的时候,他老是过不了心里的“坎儿”:“我是在聚光灯下讲政策,高谈追求的人啊,怎么为推销自己的东西变得这么不堪?”

        “全国各个出版社的社长,亲自主编一套教材的,只有语文出版社一家。”曾参与教材编写的郑伟钟回忆:“两边稿件堆成山,王旭明坐在中间一篇一篇看”,为了一道课后练习题,大家会争得面红耳赤。原来4点半,人就陆续开始下班了,他来了之后,总有加不完的班。”但在教材上,王旭明并没有打一个完美的胜仗。他主编的教材问世一年后,部编版教材开始逐渐推广。教材未经市场检验就要退出,社里员工觉得挺受打击。他像曾经当发言人一样,在大会上动员大家:“部编教材关系到国家战略,大家要积极支持。”中小学教材出版占语文出版社营收的70%以上,未来几年,收入肯定会大幅下降。退休前的王旭明忙着找各个部门的中层谈话,催着社里打造一批教材外的产品,想在走之前探索出替代性的支柱性产品,为出版社探索一条生存的路径。

        50岁出头,刚来出版社那会儿,他忌讳人家说他“老”。直到60岁到来之前,跟人聊天他都避谈退休。但是有那么一瞬间,王旭明把它称为顿悟一样的“猛醒”——心态变了,他开始主动告诉别人,“我是要退休的人了”。

        要说为官二十多年什么品质没变,王旭明说,“高傲”。他低头沉思片刻,又说,“内心的高傲和外表的谦和是我始终没变的。”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年轻时,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是他的偶像,“梦想成为罗亭那样雄辩的贵族。”罗亭出身破落的贵族之家,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关心社会重大问题,敏捷雄辩。他还喜欢《左传》《论语》,最欣赏春秋战国时纵横捭阖的张仪和苏秦,没有一枪一炮,就靠嘴去游说。

        王旭明也一直在等待退休后的生活——“最大的理想还是当老师,”他说,退休后,最想做的事,是进行一场教育实验。“找一所小学从小学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高中。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劲儿来赌一把,看看培养出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新京报》11.23 李兴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