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天地不仁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1日   07 版)

        ■文若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

        老子所说的“仁”与孔子所说的“仁”并不是一个概念。在儒家学说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亲爱的情感和行为;而在道家学说中,“仁”则只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在这句话中,所谓的“仁”,指的是有私心、有所偏爱的意思。

        老子说,天地是没有私心的,它将万物都视作刍狗。“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是祭祀用品。上一段已经说过,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没有私心偏爱的意思,但是也有人将其解释为没有仁爱,也就是说,天地对于万物是没有仁爱之心的,而圣人对于百姓也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在老子的心中,圣人对待百姓是这样的态度吗?《老子》第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就是说,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品,因而就没有被丢弃的物品。

        这两段话极为显然地表明,圣人对待百姓决非是麻木无情的。所以说,“不仁”在这里并非指没有感情,没有仁爱之心,它的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都是没有偏袒之私心的。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么,人们对待刍狗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庄子·天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说,刍狗在用来祭祀之前,被装在竹筐里,盖着绣着图案的精美手巾,祭祀的人还要先进行斋戒再来接送它;可是等到祭祀过后,路上的行人会很随便地从它的头和背上踩过去,捡柴的人遇见了就会将它拿回去当柴烧了。

        人们对刍狗所持有的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并不出于任何偏爱或歧视,而只是视其自然的价值来施予相应的态度,这种态度完全是不偏不倚的。

        因此,老子所说的“不仁”和视之如刍狗,着重强调的一个理念就是对万事万物、对每一个人都要平等视之,抛弃一切的偏见,而永远保持一颗公平的心。

        在举出了“刍狗”这个例子之后,老子又拈出了一个比喻,就是“橐籥”。橐籥是古代的风箱,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空,其二就是可以有风从中涌出,没有穷竭,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因为橐籥是空虚的,所以才拥有不竭的力量,愈鼓动它,它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愈大。接下来,老子又亮出一个观点:“多言数穷。”妄发议论很快就会陷入困境。老子的目的并非让人不说话,老子强调的是:说话要实事求是,要在该说的时候说,说到适可而止。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上位者而言的。所谓上位者,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地方上的官员、企业的管理者、学校的教育者以及为人父母者。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统治者自己坐得端、行得正,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百姓也会归于正道,社会风气自然清平;如果统治者不严格要求自己,胡作非为,不走正道,就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同时社会风气也会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政出多门,则让人无所适从。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既然这样,如何来做才会好呢?老子说:“不如守中”,也就是不如坚守大道,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按规律办事,尽可能地不去骚扰百姓。

        (《道德经全解》 中国华侨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