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

    “维也纳之声”是如何造就的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04日   06 版)

        “像丝绒一般,高贵、华丽、温暖”,81岁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用三个词来形容“维也纳音色”。

        维也纳作为哈布斯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早在马克西米连一世的时代就创立了宫廷乐团。但直到1833年,佛朗茨·拉赫纳才创立了最早的“艺术家协会”。此后,因歌剧《温莎的风流女人》而风靡一时的作曲家奥托·尼古拉,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并在1842年3月28日举行了首场音乐会。

        维也纳爱乐乐团脱胎于宫廷乐团,但此后一直在职业化、现代化的路途上锐意前行,至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杆性乐团。它不仅长期保持着超高的音乐水准,还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乐团的发展。

        不设常任指挥是维也纳爱乐独一无二的传统。最初,由乐手投票产生乐团指挥,任期为一年,但是1933年之前,常常有常任指挥离开维也纳到处巡演,而观众也想听到更多指挥家的演绎,于是乐团就放弃了常任指挥制度。乐团可以和全世界顶尖的指挥家双向选择,“和很多指挥家恋爱,但不和一位指挥家结婚”。在维也纳爱乐的历史上,李希特、马勒、莫特尔、沙尔克、穆克、尼基什、理查·斯特劳斯、阿多巴、索尔蒂、小泽征尔等名字,都闪耀一时,亦留下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烙印。

        维也纳爱乐乐手的组成相当本土化。乐队成员大都是奥地利人,外籍人士基本上也在奥地利学习过。乐手中甚至有很多父子、父女,甚至双胞胎、一家三代,体现了家族式的传承。当然,乐团并不因乐手“家族化”而降低门槛。维也纳爱乐的乐手选拔与考核机制非常严格,一旦出现空缺,就公开招募,被选中者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有两年的实习期,实习期结束后可以参加维也纳爱乐的一些活动,3年后才可以申请成为维也纳爱乐的成员。

        在维也纳,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紧密联系。许多人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进入维也纳爱乐后,在多年的演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回到学校执教,将优良的传统传授给下一代。正如指挥家瓦尔特曾说:“当时建团的乐手都已离去,现在的乐手是新的一批人。但维也纳爱乐仍是维也纳爱乐,全因这份传统一代代保留了下来。”

        在西方音乐史上,众多“说德语”的一流作曲家留下英名,作品至今盛演不衰。自巴赫和亨德尔始,德奥族系成为音乐艺术的公认引领者,光辉的名字似接力棒般代际传递: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勃拉姆斯、马勒……这些名字贯通三个世纪,在漫长的岁月里维系着德奥在音乐世界中的领先地位,由此形成了音乐史上蔚为大观的“德奥现象”。

        维也纳爱乐植根于“音乐之都”深厚的音乐土壤,天然地流淌着德奥音乐的血脉,因而,在诠释德奥音乐时,往往呈现出令人赞叹的深刻、精准和自如、酣畅。以贝多芬为例,与世界其他一流乐团不同,维也纳爱乐强调的是贝多芬作品中深刻的思想性和浓郁的人性化特征,而非激烈的矛盾性和斗争性,因而给听众带来非同一般的听觉享受。

        很少有人会将“创新”“改革”这类字眼和维也纳爱乐联系在一起。维也纳爱乐并不保守,也常常演奏其他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但它始终牢牢扎根传统,稳步前进,随时随地彰显出“正宗”“大家”的自信和从容。而唯有如此,丝绒般的“维也纳之声”才能代代传扬,让越来越多的世人得以品赏。

        (《解放日报》10.27 曹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