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朝,运到北京的漕粮年均数百万石,而这些粮食运到通州后,放在哪里呢?
民间谈起作为京城的标志,也有“五坛八庙十三仓”之称,意思是拥有了这些设施,就具有一国之都的规模。五坛八庙指的是明清两朝皇室的祭祀场所,而十三仓则是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仓廒,包括禄米、南新、旧太、海运、北新、富新、兴平、太平、储济、本裕、丰益十一仓,加上通州的中仓、西仓,总计十三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而粮仓的实际数量只多不少,比如通州还曾有过东仓和南仓。这些粮仓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维系着都城北京的正常运转,是千年漕运的见证。
天子外仓
作为北京的门户,通州在金代就成为漕粮汇聚之地。金朝取得了北部中国的统治权后,就利用潞水(今北运河)东南的海口和通向潞县的运河,将漕粮运到中都(今北京)。金天德三年(1151年),正式设通州,下辖潞、三河二县,并在通州建了丰备仓、通积仓和太仓这三座粮仓,储量约100多万石。从此,通州就成了“天子外仓”。
元朝建立后,重新疏浚了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它纵贯中国东部最富庶的地区,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连接在一起。在早期,大运河的北端只到通州,所以南方及沿岸各地粮食物产由水路运到通州后要先卸船,再由人力畜力运到元大都城,这段路程全长50里,运转十分艰苦。
1292年,郭守敬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运河上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影响水运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
明朝于谦巧计抢运粮
到明代,自永乐迁都北京后,“军国之需,尽仰给于江南”。为了存储巨额的漕粮,京城和通州陆续建了很多粮仓,统称为京通二仓,都是京师太仓的组成部分,“京仓为天子之内仓,通仓为天子之外仓”,关系着国计民生。
通州仓众多的储粮也曾引起了明朝之敌的觊觎,但明朝即使在危难之下也能从容部署,处置有方。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发生后,御驾亲征的英宗被俘,瓦剌的统帅太师也先以送英宗回京为名率师南下,并有先占据通州粮仓、再围攻北京的企图。
主持北京保卫战的于谦决定坚壁清野,在敌人到来前把通仓储粮全部运进京城供守城军民食用。于是他奏请代宗朱祁钰,给京城官员发放9个月的俸粮、给守城士兵发放6个月的饷粮,让大家自己到通州领取,并且还发动百姓协助政府运粮,凡能从通州官仓运粮20石交给京城官仓的百姓,发给白银一两。此命令一下,全京城的军民顿时忙得热火朝天,通州到京城道路上运粮的队伍汇成一股洪流,白天车马相接,夜里火把通明,仅仅几天的工夫,就把通州粮仓搬运一空。
清末通仓被侵略者抢劫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军进入了通州,据法国军官杜潘上校的记载:“我们广泛地利用这里的资源,他们让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召集到许多运输的车辆。同时,一直缺少资源的联军后勤部队,在这里很快获得了大量物资。”到庚子八国联军之役,联军于1900年8月12日占领通州,充当前锋的日军不仅占据了通州的中仓和西仓,夺取了全部仓粮,还占据了仓场衙门,抢走了藏在地下室的185万两白银,之后又将仓场衙门、通粮厅、大运西仓等漕运官署和设施付之一炬。由于清政府昧于远略,各级官吏也不尽忠职守,缺少担当,致使通州粮仓两度被侵略者夺占,仓粮悉数资敌,让外国侵略者捡了个大便宜。
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漕运制度被彻底废止,由征粮改为征银,热闹了数百年的通州漕运码头和通州粮仓终于沉寂了下来。
(《北京晚报》10.25 王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