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的北京,历来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处,他们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在千百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数不清的风雅故事。
民国年间,随着城市的发展,不仅有更多的美味出现在大街小巷,还有众多知名学者和文化名流,汇聚于此。
钟情烤肉的作家
梁实秋喜欢吃羊肉,但是家里不让羊肉进门,解馋只能上餐馆。当时北京的烤羊肉以前门正阳楼最为出名。
正阳楼烤羊肉在院子里,四张八仙桌,桌子旁是四把条凳。烤肉的支架就架在八仙桌上,直径约二尺,羊肉挂在支架上,点起下面的松树枝子,就开烤了。经过松树枝烧烤的羊肉,散发出羊肉的焦香和松树的清香,很诱人。食客们就围在八仙桌旁,边烤边聊。
正阳楼的烤羊肉,让梁实秋吃得满嘴流油,大快朵颐。若干年后,他在山东青岛任教时,时常怀念正阳楼的烤羊肉,每次想起时,都会馋涎欲滴。
著名作家张恨水也非常喜欢烤肉。在张恨水看来,松柴烤肉才是真正的北方风味。吃这道美食,不仅要尝其味,还要领略其中的意境。这道菜太流行,以至于大饭馆也有,小餐馆也有,即便是街边的小摊上也有。
张恨水对北京街头巷尾的小吃情有独钟。年轻时,张恨水忙于办报,写小说,废寝忘食。在他家附近有条小河,小河拐弯处有一家小馆子,店面不大,只有三四张桌子。通常情况,张恨水写作至下午。上午来了客人,张恨水会拉上客人到这家小馆子吃饭。小饭馆吃什么并无定式,也不按菜单,客人走进厨房,看有什么食材,现场搭配。张恨水对菜肴的刀工、火候都不讲究,食材的搭配也不严格,客人想到什么,只要有食材就可以,价格也不贵,吃这样一顿饭,三五个菜,七八个菜不等,花费也就八九毛钱。
东兴楼的名流身影
提及老北京的餐馆,不得不提东兴楼。据记载,东兴楼饭庄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在东华门大街路北,是北京八大楼之首。当时的人们都流传东兴楼的厨师来自御膳房,所以烹调颇有一手。
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记载了在东兴楼吃过的一顿“奢侈大餐”。1926年夏天,时昭瀛(民国时期外交家,当时正在哈佛大学研究院读书)从美国归来,在东兴楼宴请同学吴文藻、谢冰心、瞿菊农、谢奋程、孙国华、梁实秋等人。时昭瀛委托梁实秋经办,梁实秋指定要30元一座的酒席(当时小学教师的月薪不过30多元),而当时,东兴楼的燕翅席只需16元。梁实秋执意要30元的标准。
民国时期一般饭店一桌菜,5元也可以搞定,东兴楼16元的标准已经算贵的了,至于30元可以算奢华的大餐了。
最让梁实秋满意的是东兴楼珍藏的十年花雕。“最满意者,其酒特佳。”坛盖一打开,一股醇香就飘溢出来,斟在大口浅底的细瓷酒碗里,酒香更浓,醇香扑鼻,“生平品酒此为第一”。
京城玩家王世襄年轻的时候,经常在京城寻吃,品尝各级饭庄的美味。东兴楼是他经常光顾的饭店。
王世襄到东兴楼,几乎每次必点酱爆鸡丁、芙蓉鸡片、烩两鸡丝、扒三白、醋椒鱼等菜肴。在他记忆中,酱爆鸡丁,用的是甜面酱,而不是白糖,鸡丁很嫩,酱味渗入鸡丁里面,还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
大教授发明特色美食
王府井大街上的安福楼,前身是承华园。当其鼎盛时,许多文人常去那里,其中就有胡适。他曾在这里发明了一道菜,用鲤鱼肉切成丁,加一些三鲜细丁,稀汁清鱼成羹,后来“胡适之鱼”成为安福楼的一道名菜。
在很多关于老北京美食的记载中,都会提到一道汤:马先生汤。它是以现代知名学者马叙伦先生命名的汤。这汤怎么来的呢?它是马叙伦在中山公园长美轩茶馆烹制出来的。有一次,在长美轩请客,他说要自己动手做汤,于是选择了三白(雪里蕻、竹笋、豆腐)为原料,上灶台亲自烹饪。此汤以三白为原料,因此称之为三白汤。
客人品尝后,觉得口味极佳,长美轩也因是马叙伦亲自烹制,故打出“马先生汤”为旗号,招揽食客。久而久之,来就餐的客人,十个有九个会点上一碗“马先生汤”。此汤原料虽然很普通,但是马叙伦对原料的挑选非常严格,豆腐最好选择杭州的天竺豆腐,上海、无锡的豆腐,都属于中等食材;竹笋也以杭州的为上品;最为重要的是雪里蕻,以上海产的为上。
不过,后来马叙伦也声明,此汤当初的确是由他亲自掌勺,但是后来的“马先生汤”,绝不是他烹饪的,口感也远不如他亲自烹制的。当然,此时此汤已经名声远扬,客人喝的是“马先生”的名,至于是不是马叙伦亲手做的已经不重要了。
(《北京晚报》10.16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