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杨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
五月十二日,我看见五六只喜鹊围着柏树打转,又一同停在鹊巢旁边,喳喳喳喳叫。我以为是吵架,却又不像吵架。十三日,阿姨在我卧室窗前,连声叫我“快来看!”我忙赶去看,只见对我窗口的一面,鹊巢编织稀疏。隙缝里,能看到里面有几点闪亮的光,和几个红点儿。仔细看,原来巢里小喜鹊已破壳而出,伸着小脑袋在摇晃呢。昨天那群喜鹊该是为了这对喜鹊喜生贵子,特来庆贺的。
阿姨忽然想起,不久前榆树上刚喷了杀虫药。想来全市都喷药了。父母鹊往哪儿觅食呢?天气转冷,预报晚上中雨。小鹊儿已经三朝了,没吃到东西,又冻又饿,还能活命吗?
晚饭前就下雨了,下了一晚。鹊巢上面虽然有顶,却是漏雨的。我不能为鹊巢撑把伞,因为够不着,也不能找些棉絮为小雏垫盖。出了壳的小鸟不能再缩回壳里,我愁也没有用。一夜雨,是不小的中雨。早上起来,鹊巢里寂无声音,几条小生命,都完了。这天饭后,才看见父母鹊回来。父鹊只向巢里看了一眼,就飞走了。母鹊跳上树枝,又跳近巢边,对巢里再看一眼,于是随着父鹊双双飞走。
五月十六日,早上八点半,我听见两只喜鹊在说话,急看窗口,只见母鹊站在柏树枝上,跳上一枝,又一跳逼近巢口,低头细看巢里,于是像啼哭似的悲啼,喳喳七声,共四次。随后就飞走了。这天晚饭后,父母鹊又飞来,但没有上树,只站在对面七号楼上守望。
又过了两天,五月十八日上午,六天前曾来庆贺小鹊生日的四五只大喜鹊,又飞集柏树枝上,喳喳叫了一阵。午后四时,母鹊在巢边前前后后叫,父鹊大约在近旁陪着,叫得我也伤心不已。从此以后,它们再也不站上这棵柏树,只在邻近守望了。
转眼又是一年。二零零五年的二月二十七日,鹊巢动工约莫一年之后,父鹊母鹊忽又飞上柏树,贴近鹊巢,向里观望。小鹊遗体经过雨淋雪压、日晒风吹,大概已化为尘土,散失无遗。父母鹊登上旧巢,用嘴扭开纠结松枝的旧巢。去年费了好大功夫牢牢拴在树巅的旧巢,拆下不易,每拆一枝,都要衔住一头,双脚使劲蹬。渐渐最难拆的部分已经松动。这个坚固的大巢,拆得很慢,我却不耐烦多管它们的闲事了。
直到五月五日,旧巢拆尽。一夕风雨,旧巢洗得无影无踪。五月六日,窗前鹊巢已了无痕迹。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走到人生边上》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