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供给侧改革防止“新瓶装旧酒”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07日   06 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发展与改革为一体,既体现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的要求,又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相衔接。鉴于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当下尤其需要注意并重点防范的一个问题,就是“新瓶装旧酒”——运用惯性思维面对新形势,复制习惯做法处理新问题。

        比如去产能。去产能不能等同于以往的“去产量”,更不能一味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实施。产能过剩是所有矛盾和问题的总根子,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但是,去产能应当也必须立足于市场调节,把着力点放在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上。

        比如降成本。应认识到,当下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质量,是结构性调整而非总量性调节,着力点落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因而减税降费决不能走以往的“借钱”套路——通过扩大赤字、增发国债支撑减税降费,而应实行减税降费与削减政府支出联动,以政府支出规模的削减为企业降低税费负担腾挪空间。

        比如补短板。决不能简单采取“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方法,而应认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此消彼长是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也不能单纯从保增长、扩投资入手,而应认识到改善民生、做好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是亟待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补短板要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比如宏观经济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能满足于以往的“逆风行事”范式——经济过热的时候搞紧缩,经济趋冷的时候搞扩张,而应摆脱政策调整的局限,将政策调整与制度安排巧妙结合,以改革的办法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以上列举几例旨在说明: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同于经济发展旧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需求管理与调节。

        (《中国经营报》9.4 高培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