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每周评论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02日   08 版)

        政绩式引才要不得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先要在“聚”上下功夫。视野要开阔,不能局限于一域,要推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定位要精准,方式要多元。

     

        “聚”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事而用。筑巢引凤只是人才工作的第一步,用当其时才是关键。现实中,一些地方大搞人才建设形象工程,为政绩而引才,片面看重人才的头衔和荣誉,“非海归不要”“非名校不收”,导致“引来女婿气走儿子”;有的为引才而引才,引进之后置之不理,导致人才无用武之地,只能“高兴地来,伤心地走”。

     

        地方政府要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和平台,要做好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工作,对引进的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还要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做到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新华每日电讯》8.30 许文飞)

     

        嫌弃父母悖离亲情伦理

     

        一匿名网友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也出类拔萃。但这个小侄子却毫不客气地说: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

     

        在“不配”之说外,还有更多个性之言:成绩再好也没用,父母是穷鬼,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生不起二孩偏要生,对两个孩子都不负责;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出国留学,所以现在苦学英语;觉得父母个子不高,自己锻炼希望长高点。

     

        一个人努力优秀,跳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本身不是坏事,任何家庭的跃升都建立在这种代际超越之上,这种超越更应该是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完善。孩子能正视原生家庭的不足,可说是好事,但由此衍生出对原生家庭的嫌弃,甚至埋怨父母配不上自己,却未必健康。

     

        一代代孩子都是在对父母权威的反抗、否定中长大的。可是,如果子女真的认定“父母皆祸害”“父母不配拥有这样的儿子”,这种反叛就突破了基本的亲情伦理。

     

        (《中国青年报》8.30 朱昌俊)

     

        称呼前辈礼貌为先

     

        每年八九月份,都会有很多新人进入职场,初入办公室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叫人”。这一课很重要。心理学中就有“首因效应”,说的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或许直接影响你在前辈中的形象。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记住“礼貌”二字就好了。称呼前辈,叫的是别人,但直接体现的还是自己的素质、修养甚至情商。而这些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礼貌为先。作为晚辈,表现出谦和、亲切的样子,这是最起码的。

     

        如果实在害怕出洋相,做些功课也可以。比如现在新人还没“露面”,往往已经加入了各种群,这时候可以通过同事了解一下情况,问问领导、前辈的“雷区”,了解工作的各种相关情况,而称呼也只是个小问题了。

     

        对于职场新人,前辈们也不会要求那么高,毕竟大家都经历过懵懂、稚嫩的阶段。所以,不如放轻松些,在崭新的天地里好好历练。

     

        (《广州日报》8.30 夏凡)

     

        砸金蛋选老师的无奈

     

        正值全国中小学开学之际,浙江金华某小学进行了一场“砸金蛋选老师”的活动。四个金蛋里都藏有红纸,红纸上分别写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组合,由家长代表抽签敲开金蛋确定班级顺序和老师分配。

     

        分班原本是一种公共关系,理应按照相应的规则对学生一视同仁。但在不少家长眼里,分到所谓的好班,遇见好班主任、好老师,自己可以省心一些,孩子的成绩也能够有保障。在人情、关系、权力等社会资本的浸润下,分班异化为一种私人关系,成为家长之间无声的竞赛。

     

        盲目、非理性地追捧“理想班级”,过度地迷恋好班主任、好老师的功效,热衷走捷径、渴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成功焦虑,让简单的分班变得复杂起来,以至于学校不得不用“砸金蛋选老师”来应对,打破人为因素的干扰,让分班过程公正透明,避免相关利益方的口水与争议。这样的做法与其说是教育创新,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光明日报》9.1 杨朝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