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乔布斯癌”诊疗有新进展

    《 文摘报 》( 2017年05月20日   04 版)

        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离世近六年,带走他的是一种罕见而又容易被误诊的肿瘤。持续面部潮红、频繁腹泻腹痛、反复出现低血糖甚至哮喘……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症状,都是该肿瘤的表现。它虽然多发生在胃肠胰等消化系统,却有着一个奇怪的名字“神经内分泌肿瘤”。乔布斯去世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民间有“乔布斯癌”的俗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洁说,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这类肿瘤的三分之二。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不分泌激素的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分泌激素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可以称得上“千人千面”。

        以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病人会因肿瘤分泌的激素不同,而引发相应的症状。例如胰岛素瘤可分泌过量胰岛素,令患者反复发作低血糖。胃泌素瘤,因可分泌胃泌素,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让病人频发消化道溃疡。类癌则可因分泌血管活性物质5-羟色胺,令患者反复发作头面部和躯干部皮肤潮红、腹痛腹泻,甚至诱发哮喘。

        很多人以为,恶性肿瘤是指那些生长速度快的肿瘤,而“慢长”型肿瘤与恶性无缘。这个观点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身上被颠覆。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属于恶性、预后好坏,与肿瘤生长速度快慢及是否分泌激素无关。

        以“乔布斯癌”为例,由于生长位置相同,加上同为恶性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被人们误当成“夺命恶魔”胰腺癌,其实二者是起源于不同细胞的完全不同的两种肿瘤。总的来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效果比胰腺癌好很多。但是,一旦它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也仅有三年左右。

        近年来,医学界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了新的进展。患者借助血清学检测特殊肿瘤标记物,同时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如内镜、超声、CT、核磁(MRI)和PET-CT等进行肿瘤定位检查。其中,镓68-生长抑素标记的PET-CT扫描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神器之一。

        将镓68同位素标记的生长抑素打到体内,标记好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然后进行PET-CT全身扫描,不仅能很快找到肿瘤,还能查清肿瘤的全身分布情况,以及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广州日报》5.15 任珊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