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5月18日 星期四

    修谱,对家族文化的抢救

    《 文摘报 》( 2017年05月18日   03 版)

        民间修订家谱的热潮正悄然兴起。

        据考证,中国人修家谱的习惯从先秦时就有了。相传西周贤臣周公确立了家族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从血缘上分清孰亲孰远,开始记录家族中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家谱刚开始是在官方流行,到了唐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在历史上,家谱发展也有不好的一面,如魏晋时期人们修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成了阶级固化的重要基础。正因如此,隋唐时期产生了科举制,以此来弥补它的不足。

        尽管传世的家谱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太低,这使得修编家谱局限在一些达官贵族之中,大多数普通人家并未建立起家谱。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不仅不再续修,而且已有的也遭遇到了毁灭性损毁,以至很多人家要重修家谱十分困难。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由于难以进入史书、地方志等记载,要寻找几百年前祖先的活动踪迹,已经不容易办到。

        随着修谱热潮在民间的兴起,一些从事专业修谱的线上线下机构相继出现。涂金灿的“家谱传记机构”就是其中之一。涂金灿表示,“以前大家不太注重这个,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就开始想要寻根,找到根之后再来修谱”。

        调查发现,中老年人是民间修谱的主要群体。涂金灿介绍,来店里修谱的客户以公职人员、军官、教育界人士居多,也有海外华侨,“以前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现在扩散到一些普通家庭”。

        除了传统的修谱公司,一些修谱网站和应用软件纷纷进入人们的视线。如在一款手机应用上,家谱以家族树等形式呈现,处于家族关系脉络上的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框等进行交互。该手机应用的联合创始人介绍:成员之间通过共享数据,在有交集的数据中寻找失散久远的血亲关系。不过,这一切必须基于庞大的用户量和庞大的家庭数据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

        除了专业的修谱机构,一些民间修谱者不惜砸下重金,花费时间辗转于各地搜寻资料,印证老辈口中关于先人的事迹。

        据郭毅(化名)介绍,他花了五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编成一套《郭氏家谱》,分发给曾为修谱出钱、出力的族人。《郭氏家谱》记载的祖先最早追溯到了1890年前后,谱上共涵盖1000多名族人。

        郭毅说,编写这部《郭氏家谱》,除了从家族里募集来的五六万元,他自己贴了两三万元资金。总费用大约8万多元,其中除去路费,还包含了“人情费”,即向老人打听线索时的礼品开销,此外还有购买照相机、扫描仪等器材的费用及最终出版印刷的费用。郭毅宣称,在老家神木,煤老板修家谱是常事。他有些羡慕这群人,“动辄就捐一百多万元(修谱)”。不过让他自豪的是,自己修的家谱“质量比他们好多了”。

        冯铭1975年底从河南来北京当兵,是家里第一代北京“移民”。他时常感慨,家族的长幼辈分缺乏梳理,“孩子往上最多只能记住两代”。如今新修的家谱摆在老家的祠堂,“每年春节回去祭祖,我是谁的后代、哪一支的,一目了然”。

        而对于郭毅来说,修家谱则是一场对家族文化的抢救。眼看着家里的老辈人相继去世,“好多资料都装到肚里面带走了”,旧家谱也早已遭到焚毁,“得抓紧时间抢救资料”,把祖先的足迹记录下来。

        家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社会形态之下,怎样让家谱修编成为尽可能多的家庭能够参与的事?有关机构应该在这方面多作努力,帮助有愿望的家庭修编好新的家谱。   

        (澎湃新闻网 光明网 北青网 5.4、13 周俊生 徐兆寿 张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