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5月06日 星期六

    帝国的根基

    《 文摘报 》( 2017年05月06日   07 版)

        ■许倬云

        秦代以前,我们不知道邻居对中国的称呼。从汉代的典籍看来,即使中国已经改朝换代,北边的匈奴和西域一带的民族,依然常常称呼中国人为“秦人”。汉代继承了秦人建立的庞大帝国,外人逐渐称中国为“汉”,这一名称沿用到今天。

        政治上,郡县以下的基层,在春秋时代还是以“社”为中心的人群共同体。每一个“社”所在地区的居民,都围绕着保护神成为一个共同体。秦统一中国,彻底实行郡县制,统治权达到地方基层。汉代延续秦制。地方基层的行政建立于乡、里。地方行政当局经过乡里的组织,直接掌握国民的生活,彻底打消了过去的族群观念。

        从经济制度来说,从春秋到战国,生产能力逐渐提升,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换也因为道路的畅通而愈来愈密切,战国晚年到秦汉初期,中国几乎出现工商与农业并重的经济体。市场经济需要货币,汉代的货币五铢钱代替了过去战国时代各国各自发行的货币,也代替了秦代复杂的货币制度,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长期维持其稳定的信用,必定对国家的凝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思想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思想极为活泼的时代。从战国晚年开始,因为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种思想相互影响,有人开始做综合的工作。汉代董仲舒建议政府“独尊儒术”,也是为了通过儒家的理论,为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世界。

        除此之外,董仲舒最有影响的建议,是有关人才的选拔。察举制度在武帝以后成为罗致人才的制度,内外高级官员都可以推荐天下人才,通过考试后,担任侍郎、郎中等类,留在郎署候命。那些地方推荐的人才,通常是地方官署的职员。这些职员经过上司考核认为值得推荐,他们就作为地方推荐的人才留在京城。

        察举制度网罗天下人才纳入统治机制,他们带来了各地的讯息,使朝廷决策时,经过这些人,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形和需求。如果他们奉命担任外职,以汉代回避本籍的制度,必定在本地以外工作,可是在地方首长周围的辅助人员,都是从地方人才中征选,都是本地人。于是,一个地方政府既有外来人作为首长,又有当地人作为辅助,彼此平衡。如此一来,中央和地方之间,既有适当的沟通,又不至于发生当地人在本籍服务的偏袒现象。定期察举,等于将全国人不断地周转,不使任何地方独占权力,也使全国的信息因为人才流转而流转,全国的政策不至于有地方性的偏差。这两个网络,彼此相辅相成,幅员广大的帝国,因此可以凝聚为整体。

        (《说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