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雍正的“正”与“不正”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22日   07 版)

        ■庹震

        雍正这个名字,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在野史里,都很有“知名度”,许多人有“许多”的看法。

        雍正在位十三年,他前后所处的时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虽然比明朝多一些,但严厉的限制对外贸易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与国外进行经济和技术交流的主动权;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聚集起来的钱财,大多购置了田产,没有用于扩大手工业再生产。但由于出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就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规模而言,这一时期,是有一定家底的。这就是康乾盛世的经济基础。

        对雍正“不正”的议论和评价,在野史及民间俗世里表现得最为突出。雍正的奸诈阴险,雍正的残暴无情,雍正的心狠手辣,充斥于这些议论和评价之中。的确,在康熙大帝的全部35个儿子中,位次不前不后的皇四子能在几乎是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中握定胜局,不能不说是个令不少人感到意外的事。

        雍正的确有两面派的本领。至少说,他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给他人和父兄看的,一个是给自己和同党看的。在众皇子对未来皇位的争夺战中,他给外人的感觉是“胸无大志”。他曾写出这样的诗句:“懒问沉浮事,间娱花柳朝。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萧。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这哪里是想成就帝王大业的人,他的轻松外表,蒙蔽了不少人,包括他的父亲康熙皇帝。

        正因为此,当康熙皇帝于1722年“升遐”后,很少有人在听到皇四子胤禛即位“上谕”而不惊。不少人反复琢磨着这个表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之后,便很快有了种种疑点在朝野各方人士的心中翻滚。

        另外,关于康熙皇帝死时的记载,虽然大的事实看不出什么破绽,但别人还是从中附和出了一些“说法”。不管是说雍正篡改了遗诏的说法,还是用毒药参汤害死其父康熙的说法,这些“民间”的“谣言”在有些人那里,证实不证实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雍正得到的皇位“来路不正”。

        不论怎么说,总是有人认为,雍正得国不义,皇四子上台,出人预料,人们感到“不顺”“不得体”,并不难理解。问题的关键,是老皇帝康熙的后期,为了争夺继承权,一些皇子的周围都围了一批拥护者,都在窥伺着皇帝的宝座,皇四子的“成”,是其他人的“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对皇四子的阴谋得逞,恨的、骂的何止少数?其实,在这个环境中,换另一个皇子上台,是不是就没有说法了?不会。不论是谁得了“大位”,都意味着他人的惨败,都会引来这样或那样的攻击和非议。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环境使然。 

        (《史街背影》新星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