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独生女留学嫁老外,父母崩溃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22日   01 版)

        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60岁,退休前,张勇是深圳一名家电配件厂的工程人员,妻子则是这家工厂的会计。

     

        10年前,他们的女儿到美国留学,如今,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人结了婚。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

     

        卖房送女儿留学

     

        “当年送女儿出国一开始不在我们的计划内,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朱静说,张勇家兄弟四个,张勇是老三,尽管很早就到深圳来打工,但在深圳混得并不算好。

     

        朱静31岁生下女儿张莉,张勇对女儿格外疼爱,两口子定下了一个目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让女儿到国外读书。2006年,女儿张莉在高考中以11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一所国内名牌大学失之交臂。她跟父母说,想到国外读书。

     

        “其实当时条件还不算太成熟。只是有这样的打算。”张勇说,女儿上初中之后,两口子就一直省吃俭用,为了给女儿凑够足够的留学费用,夫妻俩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居。“反正女儿出国后,两口子住也够了。”

     

        从三口之家到二人世界

     

        2007年,张莉收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张勇非常兴奋。“我查了,这个学校每年招收的亚洲学生并不太多,能被录取挺幸运的。”

     

        张勇至今仍记得自己把女儿送出机场的那一幕。“她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了,我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张望着,心里空落落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我老婆则是蹲在地上哭了。”

     

        朱静不止一次交代女儿,在美国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参加示威游行之类的聚众活动。她还一本正经地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性教育,要求张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朱静还给女儿划了几条红线:不准找外国人当男友,不能当未婚妈妈,不能和学校的老师搞师生恋。

     

        适应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对张勇夫妇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尤其对朱静。女儿从出生后都是她带大的,一直在她身边,现在突然从身边消失了,感觉挺不习惯的,她情绪波动很大,女儿离开的前两个月她总是失眠。

     

        “我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实际上并没准备好。从女儿离开家门时,我就像掉了魂似的。刚去的一个星期,我一天要给她打3个电话。” 

     

        “也不知道她在美国干什么”

     

        张莉出国后和家里联系并不多,即便女儿给家里打电话,也主要是吐槽饮食不习惯和学习太忙。“在打电话之外,我也不知道她在美国干什么,认识哪些人,学习怎么样。”张勇一直没跟亲戚们说,女儿到国外留学是全自费的,每年大约花费30万元。对于家庭收入不算太宽裕的张勇来说,这是一笔巨资。

     

        张莉去美国后的第二个春节,是回国内过的。在机场见到女儿,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女儿去到美国的第三年暑假,张勇夫妇才有了第一次去美国的机会。女儿陪着张勇夫妇在美国玩了一个星期。张勇发现女儿变化很大:扎起了耳洞,戴起了耳环,并且还买了名牌包包。在和一位张莉的留学生朋友小熊聊天时,小熊说张莉到美国来之后交往过一个外国男友。

     

        女儿嫁了外国人

     

        当晚,张勇委婉地问起,在美国是否交过男朋友。张莉承认自己之前曾交往过3个男朋友,但都很短暂,这次谈话后,张勇和朱静达成一致意见:女儿不能找外国人做男朋友,更不能嫁给外国人。毕业后要回国内工作。但女儿对此却并不认同。“找个外国男朋友也没什么不好啊?”

     

        2012年,张莉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2015年年底,朱静接到女儿的电话,她要留在国外工作,并且要和外国男友结婚。第二天,朱静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勇,张勇气得把两个盘子摔碎在地板上。

     

        朱静说,不管女儿做出何种选择,她都支持,只要女儿幸福。但想到以后要一年才能跟女儿见上一面,她心里还是很难受。

     

        在张勇家的墙壁上,还贴着很多张莉从小学到初中时得到的奖状。想念女儿时,张勇经常翻看女儿小时候的照片打发时光。

     

        我们老了谁照顾

     

        张勇和女儿的关系闹得很僵,两人已经有两个星期没通过话了。张勇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女儿同外国男友结婚,并且毕业后要回到中国工作,否则就要和女儿断绝关系。他承认,这些都是气话。“我对女儿关心不够,只知道给钱,忽视了她的感情问题。”

     

        张勇说,他反对女儿留在国外和嫁给外国人有自己的理由。一是因为文化差异,二是为老两口的老年生活考虑。“我们老两口不可能去美国,她要是留在美国了,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见面了。这可是我们的独生女啊。”

     

        引发争议和思考

     

        很多网友支持女儿,认为虽然女儿嫁给老外,看起来有点“不孝”,但是父母养儿防老的观点实在过于守旧,父母对于孩子索取太多,养孩子就是为了回报,这种想法对女儿不公平。而且,女儿曾经也想过要把父母接到国外去养老,但是被父母拒绝了。女儿不易,她有权选择留在美国生活。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女儿做错了,她出国的时候,拿着父母辛辛苦苦所挣的钱,享受着中国父母的付出,又想要西方孩子的自由,实在太过份了。女儿应该回国,供养父母。

     

        有专家指出,家长在送孩子出国之前,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把孩子送出国?这样才可以避免之后不必要的争端;其次,家长和孩子应该各退一步,张勇应该更加体谅女儿,不应该有养儿防老的错误观点;女儿也应该多尽孝道,多考虑父母的不易,用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最后,家长们应该多多学习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要固步自封。

     

        其实,人们对于孝这个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养儿防老的观念也早已过时。如今,儿女孝顺父母的方式很多,并不一定非在跟前才是孝顺。定期回家看望父母,或接父母出国短期居住,都不妨碍孩子向父母尽孝道。

     

        (《广州日报》4.18 肖欢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