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04日 星期二

    清明祭祖有必要重修家谱吗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04日   03 版)

        又是一年清明,中国人这一天寻根祭祖、慎终追远,然而,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今天的人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慎终追远?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修家谱的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现代化的陌生人社会中,重建家庭伦理,家谱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也有不少人担忧,在漫长的时间里承载着“宗法体系”“家长制度”的家谱,对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设,究竟是益是害?

        修家谱,在中国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它和古代宗法制度、家族历史一脉相承。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中国历史上最先制定详细且完备的家谱规则的人,他对于家谱的观点,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传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从根源上来说,“孝悌”是家庭伦理的根基,也是传统社会家国天下系统的根基,家谱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强化孝悌伦理、父权制度的产物。因此,近代以后,无数仁人志士探寻中国落后的原因,传统的宗族文化便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鲁迅、陈独秀、李大钊……无数知识分子为推翻宗法伦理付出艰苦努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家谱开始逐渐复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修家谱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许多人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家庭结构面临解体,家庭伦理也在发生剧变,家庭中的情感色彩越来越淡化。修家谱作为一种精神需求,无疑会加强家庭之间、家族之内的情感联系,这对于现代家庭关系的建构,也不无补益。可以说,欧美人在宗教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意义,中国人则以家庭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过,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根本的不同在于,传统社会中最小的单位是家庭,现代社会则以独立的个人为最小单元。这两者或许有重合,但绝不相同,传统的家国天下体系早已经崩溃,今天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当我们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保护个体权利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家谱所蕴含的家族伦理,对个人来说有何益处。

        家谱所代表的家庭伦理,固然有不适合现代,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并不与现代价值冲突,例如孝文化的传承、亲子关系的培养、社区化养老或宗族大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索等。我们完全可以在尊重现代价值的基础上,有自身特殊的行为方式、价值模式,这也是多元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

        (北京晨报网 3.30 杨阳 周怀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