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国民阅读与文化软实力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8日   08 版)
    奥林匹亚科学院成员:(左起)哈比希特、索洛文、爱因斯坦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博士提出了后来享誉世界的重要概念——“软实力”(Soft Power)。按照他的界定,“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

     

        2013年12月,约瑟夫·奈在中国大师趋势论坛发表了题为“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的主题演讲,他在此次演讲中特别强调,一国的软实力表现在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它的来源归根到底是一国民众的整体素质。

     

        显而易见,国民素质和国民阅读有着极高的关联度。要勾连起国民阅读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联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如下这样一张关系图:

     

        国民阅读——国民素质——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

         要而言之,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与他个人的涵养和修为有着莫大的关系,既来自于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来自于他独处时的闲暇时光。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阅读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一个人涵养和修为的蓄水池。抽掉了阅读,学校教育死去大半,家庭教育半死不活,个人的闲暇时光也将黯然失色。对于一国而言,不阅读的公民越多,这个国家的未来就越没有希望。

     

        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这从每年发布的国民阅读报告中就可见一斑。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曾刊文指出,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已连续多年下跌,如此低的阅读率实在是与中国文化大国的称号不相称。

     

        近年来,我们更多地在谈创新,谈改革,谈建功立业,谈重大突破……但输入和输出是一对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同样关注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和写作、批判性思考、文化和教育生态、民间智库等重大主题,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去培育文化软实力的土壤,因为这绝非一日之功。就阅读而言,一个社会中的作者和读者也是相互涵养和塑造的关系。我们总是在感慨这是一个大师远去的时代,却鲜有人关心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修养。事实上,大师也是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出的,只有当一个社会中的公民的整体素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大师。换言之,在一大群庸众之中,突然冒出一个大师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人类文明的进步或许比过去一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而我们这个星球上发生的创新故事几乎都与阅读有着不解之缘。阅读和书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更是创新的源泉。这两种力量正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得以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和终极力量。

     

        二

         1900年,年轻的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ETH Zurich)毕业即失业,他一度沦落到以做家教的形式来艰难谋生的境地。1902年,瑞士伯尔尼的报纸上,以这样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第一次出现了爱因斯坦的名字,像极了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提供数学物理详尽家教

     

        对象:大中学生

     

        老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ETH科技专业师范硕士

     

        正义巷32号,二楼。

     

        每小时三法郎,试听免费。

     

        在这之前,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但他还是个默默无名之辈。注意到这条广告的,只有两个大学生——学哲学的索洛文和学数学的哈比希特,由于志趣相投,三人聊十分投机,而使授课变成了长时间的探讨和共同学习,三个人开玩笑地将这个小团体称为“奥林匹亚科学院”(Olympia Academy of Sciences),爱因斯坦被任命为“院长”;而看似巧合的是,奠定他一生成就的黄金岁月就此展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非正式组织看似自由、散漫,却有着严肃的交谈和广博的内涵。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系列基于经典阅读之上的学术沙龙,这比较接近于如今研究生教育中的seminar(研讨会),但“奥林匹亚科学院”的这三个年轻人所讨论的深度、广度、频度和自由度却远在seminar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爱因斯坦心中最理想的大学,以至于他在风烛残年之际还写下了动人的颂词《敬致不朽的奥林匹亚科学院》,其中写道:“在你的生气勃勃的短暂生涯中,你曾以孩子般的喜悦,在一切明朗而有理性的东西中寻找乐趣。……我永远忠诚于你,热爱你,直到学术生命的最后一刻!”

     

        毫无疑问,研讨总是基于深读。“科学院”的指定阅读书目涵盖了哲学、科学、文学在内的广阔领域,诸如休谟的《人性论》、马赫的《感觉的分析》和《力学史评》、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庞加莱的《科学与假设》、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等等。三年多的时间里,三个年轻人经常为某一页、某一句话而争论,这种争论往往持续到深夜,甚至一连几天。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基本掌握了黎曼几何,从马赫的理论中洞察到牛顿绝对时空观是一种概念畸形,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感受到了宇宙背后所蕴含的令人敬畏的美、和谐与自然律的统一性……这一切都构成了后来广义相对论的重要基础。在他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世纪之后,人类依然生活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这个宇宙在宏观尺度上受(广义)相对论制约,在微观尺度上受量子力学制约。至于百年间的技术进步,诸如光电电池、激光、原子能、光纤、太空旅行、半导体等等,更是无一不要追溯到他的伟大理论。而为科学史家所公认的是,爱因斯坦的伟大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所推动的人类文明的飞跃,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奥林匹亚科学院”那三年多的日日夜夜,正如爱因斯坦所喜爱的哲学家休谟的名言:“真理源于朋友间的争论。”

     

        三

         至于当今时代,从比尔·盖茨,到史蒂夫·乔布斯,再到马克·扎克伯格,无一人不与阅读有着深厚而紧密的联系。作为“脸书”的CEO——当今社交网络媒体的旗帜性人物,扎克伯格对这个时代的本质和阅读的重要性有着极为深刻而敏锐的洞察,这可以从他在“脸书”个人主页上写的一段话看出:

     

        阅读能使人的智力得以充实。书籍能让你完全探索一个话题,比当今多数媒体看得更深。我希望能从每天的媒体阅读更多转向读书。在这个注意力被社交媒体过度压榨和碎片化的时代,回归阅读将成为人们重建心灵秩序的第一步。

     

        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扎克伯格为自己设定了2015年的新年挑战:每两周读完一本新书,着重于不同文化、信仰、历史和科技。截至2015年底,扎克伯格总共阅读了二十二本书,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新年挑战。其中,有《世界秩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的终结》等政治经济类著作,有《三体》《游戏玩家》等科幻文学作品,有《人类简史》《历史绪论》《宗教经验之种种》等历史宗教书,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基因组》等科学经典,当然,还少不了《创意工厂:贝尔实验室与美国创新的黄金年代》《与中国打交道》《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等商业类书籍。通览这份年度书单,你会发现其中既有公认经典,更有优秀新书,且阅读的领域极为广泛,让人不得不对这位当今青年人心中的领袖肃然起敬。

     

        四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我还有一些余思,让我们再次回溯到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该忽略这个故事中的两位配角——索洛文和哈比希特。他们只是两名参加物理补习的普通大学生,索洛文是伯尔尼大学哲学系的一名学生,酷爱艺术;哈比希特则是一名对数学感兴趣的小提琴家,当时是伯尔尼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是的,一位学哲学的艺术爱好者和一个学音乐的数学爱好者来到私人教师爱因斯坦家中补习数学和物理,这对于习惯了为中考和高考而补习的中国人而言实在过于离奇。后来,索洛文离开伯尔尼,到法国里昂大学学习,成为一名数学家;哈比希特则去了瑞士东部的希尔斯担任数学物理教师。随着两人的离去,这个永载人类科学史和教育史的“奥林匹亚科学院”也就自动解散了。

     

        可以说,在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强大的光环下,同是“奥林匹亚科学院”成员的另两位“院士”——索洛文与哈比希特几乎都黯然失色了。但正是因为他们是普通大学生的身份,这个故事才有了更多更深的内涵。如果没有他们广博的兴趣、深厚的学养以及对真理孜孜以求的态度,爱因斯坦这位差点被埋没了的天才的潜能可能无法被充分激发,他们正构成了我所谓的产生大师的土壤。

     

        放眼如今的中国,各种大学近千所,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以百万计,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同样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或许数百年才能出现一个,但我们要追问的是:能从如今的中国大学生中找到像索洛文、哈比希特这样的年轻人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谓文化软实力,或者更全面的说,所谓国家实力,不是对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旷世奇才的苦苦等待、期盼和望眼欲穿,而是致力于培育更多的像索洛文、哈比希特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的漫长历程。

     

        阅读——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将始终贯穿在这一伟大历程之中。

     

        (《书屋》总第228期 吴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