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有报的信念守护着社会秩序的底线。中国人倚重道德约束,但道德约束也有失效的时候。诈骗、卖假药、偷排污、欺行霸市、仗势欺人等等恶行并不因街头墙上铺满了宣传口号而减少。作恶的人不是不知道自己作恶,而是自信作恶不会受到追究制裁。
我依然相信“善恶有报”。
善恶报应不必在不可知的未来,而就在当下。贪官外逃出国,看似暂时摆脱了追究制裁,但逃不掉的代价是不断搬家、改名字,甚至藏身地下室,惶惶不可终日。靠欺骗得利的,一句谎言要靠一万句谎言来维护,越维护就越容易出破绽,越担心被拆穿。施展小人手段排挤对手的,要花心思提防后来者用同样的手段对待自己。即便受害者已经无法追究,加害者也要在余生中为未曾忏悔的恶行做掩饰和辩护,消耗越来越多的心力。为恶者遭受的最大惩罚是逐渐失去摆脱恶性循环的能力,包袱越重就越难放下。这样的局面真的是他们当初想要的?
《易》曰“履霜,坚冰至”,有什么开头就会有什么终局。因果感召是相联事件概率不断增大的结果。早在春秋时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士大夫们的共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劝善的说法,也是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
统计表明,每一起大事故之前都出现过若干小事故,所有事故背后都有积少成多的隐患。这是“积”的一个浅近例子。人不论是行善还是作恶,都会积累下去,终将感应现实的结果。
行善的人会享有即时的愉悦回报,不难积累。作恶者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为何也要坚持?心理学中有一个“前后一致”法则:人本能地要保持言行的前后一致。为自己错误做辩护的人可能最初只是不愿承担责任,或不想遭受否定,但如果怯于改过,言行一致法则就会驱使他们继续犯错误,并拒绝旁人的劝谏。什么事只要坚持做,该有的结果都会从小概率变成大概率。
(《南方周末》1.12 孙焘)